2015年1月10日
本周,最驚動投行一事是渣打(02888)結束全球股票業務,全球裁員約200人,本港炒100人。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筆者希望被裁的朋友可以盡快找到新落腳點。
對員工來說,裁員是一個災難;但對投資者而言,裁員可能是個喜訊。今次渣打瘦身在港裁百人,年內全球再裁員2000人,目標是年內全球節省最少4億美元支出。
用黃金作價值比對
裁員救命,渣打不是第一間,亦不會是最後一家,你看看英國上市的蘇格蘭皇家銀行及德國上市的德國郵政(Deutsche Post),一間公司在推動重組裁員後,股價往往有40%至50%的潛在回報。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美國主導下,成立金兌本位制的體系,亦即是美元與黃金掛鈎,當時每盎斯黃金價格固定於35美元,而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鈎,變相組成一個貨幣掛鈎體系。
金兌本位制於1971年解體,美國總統尼克遜停止美元與黃金的兌換。金兌本位制解體原因好簡單,貨幣為價值溝通渠道,貨幣的出現,讓大家以同一個單位來表達一樣物件的價值,價值得以表達,就成全了交易,經濟不斷發展,貨幣成為交易工具的需求因而上升,但黃金產量增長跟不上,這就形成一個簡單而重要的解體原因。
今時今日,在非金兌本位制度下,一貨幣之強弱難分,美元兌其他貨幣強勢,可以是美元貨幣價值提升,或是其他貨幣價值變弱。要分強弱,就要有統一單位,作價值之評估,在眾多「貨品」中,筆者就會選古老貨幣──黃金,用黃金做價值比較對象。
歐羅弱非美元強
美元強勢,商品價格低迷,資金回流美國,新興市場重挫。有人認為美國就業及零售等表現強勁,加息將至,加息預期升溫。
相反,其他國家如日本及德國等,經濟數據顯示復蘇緩慢,未來有機會仍然「放水」,因此導致美元強勢。
回看黃金表現,黃金兌美元橫行,美元價值不強不弱。相反黃金兌歐羅就有所反彈,亦即是歐羅價值變弱。看黃金,給投資者一個非常清楚的畫面,人家話美元強,其實可能只不過是歐羅價值變弱,而不是美元強。
美元兌黃金橫行沒升沒跌,歐羅兌黃金貶值,10年美債債息下降低至2%水平,結論是未來歐洲將「放水」,而美國「收水」將遙遙無期。
本人及與本人有關之戶口沒有持有以上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權益。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hkej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油價P/B俱低 東方海外「啟航」 |
上一篇: | 美股反覆 RP策略應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