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月5日

溫天納 納論神州

叮噹經濟學異想

上周,為叮噹配音逾30年的著名配音員林保全突然離世,全港報章差不多均以頭版作大篇幅報道。不少外地朋友留意到這一特殊的社會現象,感到非常好奇,更有朋友請教筆者,為何港人對日本卡通人物的配音員如此敬重及懷念。

林先生生動的演繹為叮噹卡通生色不少,不過,更為關鍵的是叮噹這個角色為社會帶來的影響。絕大部分在香港上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成長的兒童,生活點滴均受到日本電影、電視、音樂、卡通及漫畫等等的影響,可以說是在日本流行文化下洗禮長大。比較起現在的「韓流」,當年在英國殖民地時代下的香港,刮了數十年的「東瀛風」,一切來得更為全面、更為瘋狂,滲入生活差不多所有圈子及細節,影響力巨大,導致港人對日本流行文化產生一種莫名的親和感。

「東瀛風」更勝「韓流」

當時,不但是電視台的兒童時段,連黃金時段均播放日本電視劇,最為誇張的可算是除夕倒數,一台播放日本紅白歌唱大賽、另一台則播放全日本唱片大賞。當年的東瀛流行文化,至今對香港仍有重大影響力,餘威仍在。

彈丸之地香港,人口不多,卻是到訪日本的主要遊客來源地之一,是日本食品及不少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場,香港超級市場充斥着日本貨,日式餐廳滿布各區各地,日本在目前依舊是不少香港年輕人及中年人首選的到訪之地,尋找兒時虛幻回憶之地。

論到日本流行文化之最,影響力最廣的,《叮噹》漫畫肯定當之無愧,無論是「小叮噹」,後期簡化為「叮噹」,或者再正名為《哆啦A夢》(直接音譯日語:ドラえもん),受歡迎程度表面上看似不改。不過,以筆者觀點,現在採用的音譯其實乃敗筆,日語自有其意思,硬來的中文音譯對華人來說,是毫無意義的詞組,失去親切感,某程度上,其實是削弱了其普及性。

叮噹的故事猶如天馬行空,讓小讀者們完全脫離現實的約束,漫畫內容充滿幻想空間,也刺激了孩童的想像力。故事為日本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的作品之一,主要是講述一隻來自22世紀的貓型機器人叮噹,受原本主人野比世修的託付,回到20世紀,幫助世修的高祖父野比大雄的故事。

漫畫在1969年的日本開始連載,據稱作者親自執筆連載了1345回,短篇單行本發行50冊以上,另加大長篇漫畫17本,而非親筆(由其弟子所編繪)之大長篇也有24本以上。叮噹在日本以外地區也大受歡迎,以香港和台灣為首,受歡迎的程度並不輸給日本國內。

1976年,《叮噹》由《兒童樂園》引入香港之後,香港成為日本以外最早的《叮噹》出版地區。 按了解,叮噹、大雄、靜宜、牙擦仔及肥仔等等深入民心的名字,亦是由出版社所起的。不過,其實當時的台灣已經大量盜版《叮噹》漫畫,一本厚厚的合訂本,成為不少小學生熱搶的讀物。

叮噹如此受歡迎,當中的故事創造力非常關鍵,特別是無窮無盡的創意工具,在數十年前,讓不少孩童眼前一亮。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不少工具已經成為現實。就這些事物的演變發展,一名日本作家藤野英人曾編寫了一本名為《異想經濟學:如果哆啦A夢的神奇道具成真的話,世界將如何改變?》的書,研究「叮噹經濟學」的影響。

內容其實也頗為有趣,作者主要是從假想的問題作為開端,探討不少令社會原本望之卻步的經濟及投資領域的議題。以「如果這個道具能成真的話」作為想像的起步點,再衍生到探討對社會的影響,以及企業相應的投資行為,再分析對經濟所帶來的衝擊。

神奇道具創意無限

在漫畫當中較為有趣的道具,如竹蜻蜓飛行器、機器伴舞小姐、格列佛隧道(即縮形隧道)、發怒加溫暖爐等等,若這些「商品」在現實生活中成真,將為現實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與股市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及影響?什麼企業能掌握先機?什麼產業又會受到負面衝擊?世上的事物都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若能將此道理實物化,未來的趨勢就較能被掌握。

叮噹的神奇道具能為社會帶來什麼樣的經濟議題?以「竹蜻蜓飛行器」為例,若此種極為方便的道具能成功研發,作為主流的交通工具,估計將全面取代單車、汽車、鐵路。而車站及站內經濟將慢慢消失,鐵路地產概念亦將瓦解。與此同時,空中交通管理必須制訂以作規範,空中交通警察應運而生。飛行權與隱私權亦成為爭議,為未來保險、財險、壽險等等行業帶來新的商機。若果成真,那類型生產企業能把握開發竹蜻蜓飛行器的先機,如何將之商業化?衍生的飛行衣及設備生產商會是那些企業?如何在投資市場中,先行部署,也將成為有趣的未來議題。

作為企業家、管理層、策略及業務發展人員,每天都要不斷地思考業務發展,如何能推出新的商品或服務?同時也要考慮到商品或服務,會為市場帶來何種衝擊?企業自身又能獲得何種得益?競爭對手會否一敗塗地?漫畫中的天馬行空或許也為投資市場帶來若干端倪。

作為投資者的該如何自處?既要預測企業的前景及業務的可行性,才能透澈分析未來投資的部署、決定究竟是應該增持或是進行減倉。投資市場永遠是向前望的,未來五至十年的新商品新機遇,將會成為市場上的新概念,也將成為投資的新目標。

作者為資深投資銀行家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