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2月17日

阿梅 財經DNA

虛擬業務VS實體生意

日前,彭博指數顯示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的財產超越李嘉誠,成為亞洲首富,引起傳媒廣泛報道。馬雲以虛擬戰勝實體成為新世代霸主,無疑標誌着新時代的更替,是件大事。

有趣的是,假如在街上隨機做個AB餐調查,問大家若要在馬雲及李嘉誠的家當之中二擇其一,我估計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後者,儘管賬面上可能輸蝕。能在世界各地隨便指指,呢個碼頭是我的,嗰幢大廈又是我的,電網、水廠、油井,各式各樣,應有盡有,到處都是我的資產、我的生意,好不威風。相比起一個網站,不要說很多老外從未聽過,就連跟自己的長輩解釋都有難度,安全感更是欠奉。只不過,若真如此,為何作為投票機器的股市,所反映投資者的取態會截然不同的呢?

這種「憑感覺」的估值方法,雖看似不科學,很蝕章,但其實很管用。相比起望實股價,我覺得這種直觀的估值方法更可信賴。

大部分時間,投資者都被市場價格牽着鼻子,因而影響判斷。例如說,甲股票的市值比乙高,我們很自然覺得甲股票比乙的好。但如果真要你選擇股票背後所代表的資產或生意,你很可能另有想法,寧願選取表面價值更低的乙。情況就類似阿里或長和系資產。這種選擇雖然矛盾,但很普遍,理由是因為大部分投資者都只專注股價,而選擇把股票背後所代表的權益徹底忘記。

又例如,不少依重投資的公司因為增長可人,股票長期深得股民歡心,估值一般很高。但若果真要你成為這家公司的大老闆,你隨時耍手擰頭,因為公司年年要吸水投資,賬面富貴,荷包閉翳;相反,一些年年派錢的生意,因增長欠奉,估值長期低迷,但如果真要你成為整盤生意的擁有人,而不僅僅是股票擁有人,你的選擇或會截然不同。那麼,現在到底是阿里型公司的股值太貴,抑或長和型公司的估值太平?問問自己選擇什麼,我想答案相當明顯。

上周A股出現回吐,我的感覺是,大家終於舒了一口「涼氣」。看着A股日日爆升而自己沒份,怨氣積累驚人。問題是,我們要因此而盲目追入A股嗎?標準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若A股再升,心態上覺得很難受嗎?買點大價H股旁身,以防A股爆上,便宜的內銀是首選。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