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2日
「滬港通」開通,但就成為「幽靈列車」,額度滯銷,南下買股數目可算是少之有少,投資者、大行一地眼鏡碎。投資界名言:buy the rumor, sell the fact,確實萬試萬靈。
乾炒「滬港通」完結,之前就有A股「股神」冷待港股,直言有興趣的內地大戶,早就有買賣港股,現在來港開戶的都是50萬到100萬元資金的「中戶」。今時今日,學校都有教全球化(Globalization),內地投資者要買美股都得啦,何況是港股?
基本面?Who Cares
「滬港通」無料到,似乎不是什麼驚喜,在身旁戰友,早於「滬港通」開通前一日,或開通當天,已經把「滬港通」概念股一掃而清,可算避過一劫。「滬港通」後的日子,港股將是更加A股化。
A股的參與者及資金來源多是散戶,香港股市散戶的人數就多,而資金卻少,港股資金多來自機構投資者,亦即是控制市場方向的是數個機構投資者中的基金經理。這些基金經理手拿大把錢,要向公司負責,做錯事做決定要解釋,所以看重基本面,解釋起上來都容易些。相反,A股散戶,贏錢就可以,基本面?Who cares。
背景要夠硬
散戶多,概念愈來愈重要,其中最經典莫過於光啟科學(00439)。光啟科學先和剛果政府合作,做什麼空間服務技術;之後,再和紐西蘭公司合作,做什麼新型空間技術。
可能是筆者孤陋寡聞,完全不知道這些技術是什麼傢伙,但背景硬就可以吸引眼球,光啟科學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會面談判,再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紐西蘭總理約翰基的見證下,簽訂合作備忘錄,背景還不夠「勁」?概念還不夠新?
最近,筆者亦研究一隻滿有概念的京維集團(01195)。京維集團早前以代價3.5億元收購興信集團,股換股發行3.5億股,佔擴大後已發行股本13.02%。興信手持上海北斗45%股本權益,而上海北斗主要從事提供導航定位、精確授時、報文通訊和其他基於北斗衛星導航平台的應用。
上海北斗全名上海北斗衛星導航平台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9月11日,背景為上海市政府及解放軍總參謀部,近年得到其大力支持。按計劃,2015年上海將進一步完善衛星導航基礎設施,成為北斗產業應用示範更加全面領先的城市。
簡單而言,京維集團將成為一隻有上海市政府及解放軍總參謀部背景的上市公司,背景比光啟科學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感覺。
本人及與本人有關的戶口沒有持有以上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權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成渝打回原形 又屆收集時 |
上一篇: | 基金互認 惠理更上一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