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8日
中國外運(00598)是今年國企改革例子中,成效較有「睇頭」的公司之一,今年兩次與系內公司的資產置換後,正朝向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方向進發,這亦是目前內地新興快速發展行業,難得的是此股既有重組注資概念,業績亦交得出功課,作為長線投資者,中外運提供了穩中求勝的選擇。
今年3月,中外運宣布向中外運航運(00368)出售運榮船務、運華船務、運富船務及運貴船務全部股權及股東貸款,作價約1.46億元(人民幣.下同);向母公司及中外運航運出售中外運集運全部股權及相關股東貸款,作價約4826萬元;以及向母公司出售中外運速航全部股權及相關股東貸款,代價2.28億元。
陸續注資利潤穩增
及至7月,中外運以9.01億元向控股股東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收購若干公司,包括中外運日新、煙台中外運、廣西梧州中外運倉碼、福建寧德、宏光、國際集裝箱、江蘇富昌、江蘇金茂、中國外運日本、中國外運韓國及中聯理貨。該等公司於北京、山東、廣西、福建、江蘇、香港、日本及南韓擁有貨運代理、船務代理、集裝箱租賃、倉儲及相關業務。
兩次大型資產置換後,公司業務與母公司重疊的問題顯著減少。目前,中外運集海陸空貨運、倉儲碼頭服務、快遞、船務代理及貨運代理業務於一身,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管理層已表明,未來兩年將繼續從母公司購入資產,規模料達40億元,由於規模太大,初期或以託管方式管理有關資產,待時機成熟才一舉注入。至於已注入的公司因已具備盈利能力,對中外運業績有實際幫助。
2013年度,中外運的盈利8.44億元;2014年中期純利則按年增加43.2%至6.44億元,彭博預測全年盈利會增長34.1%至11.32億元。未來3年除稅前盈利分別為19.5億、24.5億及29億元,2015及2016年度的盈利則分別遞增至13.72億及16.29億元,複合盈利增長超過25%。預測今明兩年P⁄E分別14倍及17倍。以其盈利增速,本身已不覺貴,若再加上注資因素,更具值博空間。
國策扶助物流發展
近兩日物流股當炒,原因之一是國務院日前印發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當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針對物流成本高企、行業分散及基建不足等問題,提出多項解決方案。
事實上,中國的物流業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2012年物流總成本佔GDP達18%,遠高於歐美日等已發展國家的10%以下。花旗指出,中國物流的低效主因行業分散度高,缺乏現代基建,以及第三方物流發展落後。既有國策助力,又多添一個買入的理由。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移動4G上客勁升吼購證 |
上一篇: | 華瀚落實轉型股價可爆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