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0月7日

張總 毋枉管

從歷史數字看香港 

歐洲老友來問,香港佔中後看到些什麼?答曰:世事真真假假,肉眼看見也不為真,只能用歷史來看走勢,老友不懂中文,看不懂《讀史觀世》。只好用些歷史數字來看看。香港有1400家跨國公司的亞洲總部,但永遠都有「留港派」和去「新加坡派」,如今更有「上海派」,端看負責風險的人如何看,一向在猶疑的,是不是更明確些,明年就有分曉。香港風險怎麼論,穆迪是Aa1,標準普爾是AAA,兩者差一級,穆迪說無事,因為本來就評得較低,標準普爾不動,穆迪當然不動,評是也是互動的,相對的。

香港FDI的進出又如何,入港資金,2011年960億美元,2012年750億美元,2013年720億美元,不是太好走勢,但仍排在全球第四,2013年只降了一級,在美中兩大經濟體外,被俄國追上了。出港FDI又如何,2012年839億美元,2013年920億美元,排在美日中俄四大經濟體外。

中國對外的FDI已達1010億美元,早已不用透過香港,窗口作用可有可無,但有CEPA,仍有外資來的。再看隔岸人民幣中心,1萬億人民幣是可觀,但只是中國總存款的1%,上海自由貿易市場開放不久,已引來23家外資銀行,總存款1639億人民幣,已和新加坡差不多,再看離岸財富中心,競爭對手是評分AAA的新加坡,若香港降級,財富哪裏去,不會有感情因素,新加坡自然是悶聲大發財的。至於中產移民台灣,那亦是此前的事,各有前因,莫問人,香港若不好,台灣也幸福不到哪兒去,時間的問題而已。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