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7日
大約每隔15年,IT行業都會見證創新的電腦技術改變了IT為企業和用戶的服務方式。經過了大型計算機時代、微型計算機時代、個人電腦及客戶端伺服器時代,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後,我們現在進入企業IT的第五波。這第五波的特點是包含社交、移動、分析和雲端計算技術,是我們統稱為SMAC的主要的新IT架構。
數據整合往往被低估,不能好好應用,而且浪費時間和資源。在這場IT革命的軌迹中,可以看到SMAC於未來數年可能會為我們帶來什麼。隨時間過去,在這些改革中最關鍵的變化是電腦的運算能力的大大提升,以及電腦設備、應用程式及用戶數量的穩步增長。
SMAC技術帶來的真正得益,不只是他們對個人的貢獻和減低成本及流程效率,而更重要的是他們支持業務模式和流程的不斷數字化和自動化的潛力。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數碼工業革命」。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我看到三個新興的市場力量,影響所有行業和地區,不僅影響資訊科技的性質,而且影響到我們如何開展業務本身的性質。未來的IT部門,將需要通過利用包括SMAC架構在內的新興及顛覆性的技術,以最有效的方式支持他們的商業機會。
結合社交移動分析雲端
今天的客戶和員工,特別是數碼一代,都期待着一種包含社交、移動、分析和雲端的商務、內容以及協作的風格。他們都正在尋找跟他們已經熟悉了在個人生活中,如亞馬遜和Facebook等公司的應用程式,同樣隨時隨地及任何設備的便利。在設備使用方面,目前使用三個或更多的個人設備用於工作,這個數字只會增加,因為可穿戴式設備,如眼鏡和手表都會加到用戶的選擇中。
在SMAC時代,由於SMAC功能架構成為應用模式和互動方式的首選,下一代業務應用程式需要接受同樣的方法,以增強用戶體驗,並最大限度地提高便利性和生產力。
作為新架構的一部分,IT部門將需要一個功能相當於一個「用戶體驗引擎」,以提供SMAC技術結合、管理及個人化的層面。這不只個別的移動設備管理,移動應用管理及社交平台,而是將這些功能結合到一個無縫的用戶體驗。
商業模式流程數字化
隨着社會和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繼續遷移到互聯網經濟,傳統的業務流程、商業模式,甚至整個行業都被顛覆,如產品和服務變得愈來數碼化。雖然許多行業都已經歷過這樣的破壞,如多媒體和娛樂,其主要產品或服務已經完全數碼化(如書籍、音樂、電影、地圖),下一波正轉移到其他行業。業務流程是企業、政府以及其他各種組織,為了達到其業務目標,而執行的一系列活動,概括起來說,業務流程管理(BPM)應能體現以下特性:
(1)業務流程建模:業務人員完全以業務的視角,用流程圖描述業務流程,也就是流程設計工具。
(2)業務流程自動化:根據定義好的流程,在BPM系統中自動執行,完全廢棄傳統的紙張,流程的傳遞不需要人工干預,也就是智能化 BPM的流程引擎。
(3)系統集成:BPM不僅僅是由人來參與,部分活動也可以由IT系統來參與,例如在請假流程中需要在 HR 系統中判斷請假人是否有年休假期。這就要求BPM提供執行自動作業功能。
(4)業務流程管理:能夠可視化的監控流程的執行情況,對流程執行過程中出現的意外進行處理,也就是提供實時流程監控。
(5)業務流程優化:對流程執行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根據統計分析結果,對流程進行改造,以優化流程的執行,也就是提供流程模擬與分析工具。
業務流程建模是基礎,業務流程自動化和系統集成是實現手段,業務流程管理是過程,業務流程優化是目標。BPM是一個方法論和軟件系統的集合,作為方法論,有其自身的規劃、實施、管理辦法。
在SMAC的時代,IT部門需要提供一個訊息基礎設施層,不僅能夠實時處理大量進入企業的數據流,也可以從這些訊息中學習,從而實現智能決策。
你可以認為這是他們的企業架構內的「智能化管理和運營」的能力。這種趨勢日益重要,到2017年,10%的電腦將會是進行學習,而不是運算。
總之,這三個市場的力量都是宏觀層面的變化,將影響IT在未來的日子如何支持、實現和轉換業務IT部門,將需要掌握SMAC的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的開發及應用,並着重三個關鍵領域:發展圍繞支持其客戶和員工新工作風格的核心技能,了解如何通過SMAC技術評估業務流程改造,以及調整將來的資訊轉換點。
他們將完成最後的目標,不僅是應對其數據流的龐大規模和速度,更着眼於機器學習能力和智能分析,透過相關的訊息進行決策。
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零售業應有兩手準備 |
上一篇: | 圓滙110關 恐呈現雙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