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日
咸豐元年的1851年,是辛亥,這一年的辛亥革命是太平天國誕生了,大清這一年未亡,還要60年前的辛亥才完蛋。原因是出了一批漢族大臣保駕,清代的一流人物,曾國藩和他的手下,辛亥年,慈禧亦入宮了,所以慈禧參與了大清最後60年中的57年,如果沒有這號人物,大清又如何呢?
甲午之戰,慈禧和光緒沒有衝突,開始都是主戰派,但主戰之人,卻不知自己的實力如何,只看表面功夫,以為有兩大戰艦,定遠號和鎮遠號,就足以殺敵,又誤信外國報告,大清海軍排名世界第七,勝了日本,無奈「倒米」的是滿洲貴族和身邊太監李蓮英。
乾隆至死不知和珅騙他,慈禧亦一樣,自以為老謀深算,閱人無數,獨不知身邊的太監。《國史大綱》上有一段說明:「太監李蓮英用事,海陸軍將領丁汝昌、衛汝貴、葉志超皆拜門下,稱受業。時稱『海底魚雷』、『開花彈子』,皆以鐵渣、泥沙代火藥」。
此外醇王府的主管都要抽佣一番,北洋艦隊有船無炮,不是秘密,李鴻章這個北洋大臣,會不知嗎?不可能主戰,只能主和,希望歐洲列強干涉,但干涉一樣要付出代價,這是定率,只有慈禧和光緒這些在深宮之人才不知,不過有說李鴻章在戰前要丁汝昌、鄧世昌等,要護好定遠鎮遠二艦不損傷,這亦是天方夜譚,要戰豈能無損。至於陸軍,除了不堪一擊,還要迫主將投降,這些當太監門生的將領,怎可能打好仗,既不知已,又不知日本軍隊之能打,士氣不一樣,能勝至奇!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