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0月1日

張公道 走勢縱橫

長期持有變小富豪

本港的樓價由1979年末季至近日,上升14.5倍,期間恒指卻上升31.7倍。人人都知道,無論是樓還是股,長揸皆可發達,但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

世間普通家庭多,富豪稀少,以區區的短淺目光看,除卻自住樓宇外,其餘資產起碼要在1億元之上,才能脫離普通人家的行列,此一定義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至於富豪更難界定,有些人認為擁有10億元已是富豪,亦有人認為資產不逾百億元,都非富豪。

本港有很多小康之家,家財數千萬元,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及公司的高級職員,退休之時都積累到此一數額的財富,但超過1億元卻屬少數。與朋友談起都有同感,若屬白手興家,而能夠積聚家財逾億者,無論是做生意還是投資而來,其中有一次此人必定博得甚盡,槓桿用得非常高,而且成功,方能達致。

古語有云:小富由儉,大富由天,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認為乃是老生常談,殊不知人生閱歷稍深,方知其涵義。在人生的很多事件及轉捩點,是否涉及「運」的成分?一次投資可以大賺或大蝕,除卻眼光及膽識外,運氣亦非常重要,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打鐵老人竟是億萬富豪

如畢非德般的成功投資者,世間少有,此等投資者的其中一個要素為對投資的專注,亦即長期持有,矢志不移。區區有一位世伯年近八旬,人人稱為財叔,二戰甫結束,由鄉間來港學師,從事攔河鐵閘等打鐵工作。

一向在旺角工作,其後自行經營,由七十年代開始,兼引入捲閘的生意。克勤克儉,財叔首先自置舖位,免卻交租之苦。其後每儲到2、3萬元,又買一間作收租之用,六十年代的深水埗及大角咀,2、3萬元可買到一間舖。

財叔十多年前退休,區區起初聽到其名聲,只知老人家大手筆捐款回鄉,改建小學,引入電腦教學,修橋整路,乃是善長一名。

近年在鄉親的聚會如春茗,與老人家傾談較多,知道其公子自加拿大學成歸來後,多年前已接掌其生意,名片上印着某地產公司董事長,於是問老人家,他們究竟是搞地產發展還是什麼生意,老人家答曰,只是小生意,主要是管理收租事宜。

區區聽後大惑不解,何以要組織一間公司,而且由其公子打理,負責收租?問財叔是哪種物業,樓宇還是舖位。老人家答曰,樓宇只得一層租出,其餘為舖位。

由於財叔視區區為世姪,於是問一個本不應問的問題:財叔,你有多少間舖位?老人淡然答曰:已不記得確數,但總有四五十間吧。此等舖位前時數萬元買入,從未沽出,近日有地產商洽購,每間出價2000萬、3000萬元,剛沽出一間。

區區方知道,此位小學畢業後即來港打拚的老實大叔,與一般退休人士無異,原來乃家財10億元以上的有銀之士。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