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9日
潮流興炒殼股,市值低於5億元的上市公司只剩有444家,只是「細細粒容易食」屬基本要求,其他要求還包括股權集中和業績欠佳。
繼百威國際(00718)後,再有香港教育(01082)及亞洲果業(00073)值得注視,只是亞洲果業如何做12.7億元(人民幣.下同)生意,卻錄得18.39億元的股東應佔虧損,引起老余關心。
商譽減值因「大清洗」
亞果上周五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全年業績,期內毛利倒退73%,至1.34億元;股東應佔盈利更加盈轉虧,勁蝕逾18億元(核心虧損5180萬元,2013年則錄得盈利3.996億元)。
老余研究亞果業績,歸納發現導致盈轉虧的主要原因有兩個:①商譽減值8.534億元、②生物資產公允值變動虧損9.239億元;另有原因指出受7月出現的颱風威瑪遜所影響。的確,亞果業績有不少值得「學習」的空間。
期內亞果來自生物資產公平值調整的虧損由去年同期的2.6億元,急升2.55倍,達9.239億元,公司解釋虧損與產量減少、銷售成本上升、冬橙夏橙市價下跌及颱風威瑪遜的影響。不過,吸引老余眼球的是商譽減值8.534億元,商譽由去年同期的11.57億元,降至3.039億元。
有關商譽的減值來自2010年11月以19.7億元收購北海果香園,當年公司以貸款及股票作支付,其中貸款部分為7.8億港元,股份代價12.607億港元(以每股7.68港元發行1.642億股),數年間商譽大幅減少(商譽有別於廠房這類固定資產),是當年買貴了?還是現在要賣殼才做大清洗(Big Bath)?
即使亞果具備部分殼股的條件,但在多事之秋,老余不會建議投資者購入此等高風險股份,只是大家可以看看股價今天是升是跌,判斷有沒有成為殼股的資格。
有關佔中對香港經濟的具體影響,留待投行券商等專家報告,但老余告訴大家,儘管佔中或會成為淡友發難的籌碼,但早在周末前港滙已明顯轉弱並連跌7個交易日,由9月17日的7.7507跌至7.7576。看倌可能說計算幅度只有那0.089%,老余建議將美債孳息、美滙指數、印度、台灣、甚至澳洲等股市表現一併分析,看看得出什麼結論?
港股三面受敵
聯儲局的聲明說什麼已不再重要,美國加息事在必行,這亦是2013年6月至8月期間憂慮「收水」的「堅料版」,結果將導致資金從美債、新興市場等流向美元資產(美滙指數自9月18日以來上升1.56%),商品、貴金屬通通下跌。
作為新興市場的香港正「三面受敵」:一、資金撤出,班資回美;二、內地拒絕放水,經濟呆滯;三、佔中。
不過,周一期指結算,短線或反高潮地倒升,但長遠呢?最後一季將異常慘烈;短線先避開零售股、在金鐘既有商場亦有酒店的太古地產(01972)亦是受影響股之一。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內地一二線樓市開始築底 |
上一篇: | 內房淘汰潮加快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