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7月25日

張宗永 一瓢集

投行仍然是美國人天下

最近,環球銀行頗頗被監管機構罰錢,數目是以百億(美元.下同)計, 這些數目甚至比一些非洲小國的GDP還要高!但是給政府重罰之後,這些銀行的股價仍然沒有暴跌。最近,巴克萊銀行宣布退出大宗商品交易市場。

歐資銀行和在更早時候的日資銀行都曾經有野心晉身成環球投行,欲與美資分一杯羹,然而,到了今天,歐資行中,也許德意志銀行是唯一一間擁有全方位投行業務的,但也要面對不少國內壓力。早些時候,德意志銀行的總裁賈殷(Anshu Jain)也因為批股一事要向股東解釋,為什麼要繼續支持這些投行業務,有傳有股東打算向他投不信任票。

制度和商業文化提供土壤

說起投行業務的盛衰,我的舊東家蘇格蘭皇家銀行當年聯同比利時的富通銀行(Fortis Bank)和西班牙國際銀行(Banco Santander)聯手出價1000億,鯨吞荷蘭銀行(ABN Amro Bank),其中一個導因是,蘇皇的高層一直眼紅當日巴克萊總裁戴蒙(Bob Diamond),此君由交易室出身做到銀行大班,將巴克萊的投行業務做得有聲有色,甚至因此而晉身銀行總裁。收購荷蘭銀行最先是巴克萊出手,後來蘇皇聯同其他兩家加入競爭,出價非常進取,最後如願如償。

怎料福禍相倚,不出一年,蘇皇因為信貸業務虧損,製造了英國企業在歷史上最大的虧損。

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和商業文化為投行業務製造了肥沃的土壤,那種「沒有說不,就可以做」的牛仔精神,令美國投行業務拓展全球,贏得豐厚利潤。

以香港人熟悉的迷債為例,一個拉斯維加斯的住宅按揭,變成債券再變成CDO,再賣到香港變成迷債的抵押品。投資銀行的創造性(和破壞性)可見一班。

我做股票上市業務的時候,有一個老客戶老是取笑我們,美國投行發明這些所謂包銷(underwriting),其實都是軟包銷(soft underwriting),都是先有客戶訂單再包銷的,銀行不用負責任何風險,真虧得你們想得出來。

未來競爭者來自中國

金融海嘯之後,歐洲銀行撤退,日本銀行卻蠢蠢欲動,野村收購雷曼的亞洲業務,輾轉也快五年多,有人估量未來真正的競爭者來自中國。

到目前為止,大陸銀行業仍然是分業經營,投行業務屬於證券公司範圍。為了迴避這限制,中資銀行都選擇在香港設立證券業務,亦是我們常聽到的,「XX銀國際」,所謂國際者,劵商也!這些機構都是由商業銀行全資擁有的,但是註冊在海外,因此不受國內監管,可以進行投行業務,他們曲線跑回大陸做生意,將中國客戶帶到海外上市或發債,因為母公司客戶資源豐富,所以發展很快。大劵商像中信資本,歐資行CLSA的股票部門也買下來。

近年在香港上市的IPO,招股書也通通被染紅,中資投行參與,甚至主導中國企業上市已經變成常態。除了客路廣,通過商業銀行的關係,他們對客戶也較了解,有些銀行甚至不介意做出硬包銷,生意又怎能不歸他們呢?

帶領中國企業在香港上市是中資投行走出國際的第一步,隨着中國資金往海外進行收購愈來愈多,中國投行的足迹出現在歐美市場是指日可待的,但這當中仍然要跨越很多高欄,IPO其實是相對簡單的生意,功多藝熟,下一步要拓展債券和併購業務,要求就更多了。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