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4月22日

陳家樂 解牛集

「滬港通」推動香港金融進入新里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0日在博鰲論壇上透露,積極推動建立上海與香港股市交易互聯互通。話一說完,同日下午,中港兩地證監會馬上公布了滬港股市互通試點,向兩地投資者互相買賣對方市場股票「開綠燈」。今後,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獲准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滬港兩地股市「互聯互通」,是香港金融市場發展一個里程碑。雖然當中還很多交易細節還有待釐清,但無可否認,「滬港通」對今後香港金融業的發展,勾勒出很重要的發展方向,影響深遠。

按照中國證監會公告的資料,「滬港通」總額度為5500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在試點初期,「滬股通」總額為3000億元,每日額度為130億元;「港股通」總額則為2500億元,每日額度為105億元之譜,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額度進行調整,試點可望在六個月內實行。

每日投資額度實時監控

今次滬港通互聯互通的試點政策,不期然令人想起2007年「港股直通車」一役。當年,「港股直通車」作為國家對天津濱海新區多項優惠政策之中,在資本賬目下的特殊政策,讓天津的居民可以透過這個渠道,投資香港股票資產,無異完全開放資本賬戶,對中國來說,在條件未成熟下,此舉將無可避免面對不少金融風險,因而最後政策「胎死腹中」。

今次「滬港通」明顯汲取了上次的教訓。當年提出的「港股直通車」,事先沒有好好協調。但今次推出兩地股市的「滬港通」,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從媒體的報道所知,政策醞釀了一段時間。

很顯然,今次「滬港通」在投資額度上作出了限制,對人民幣跨境投資額度實行總量管理,設置每日額度,進行實時監控,以減少金融風險。事實上,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始終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地在監管上較易取得協調,能夠有秩序控制金融風險,因而北京最高層也樂見其成,對政策開放綠燈。

仔細審視,今次「滬港通」與當年「港股直通車」不同之處,是「滬港通」機制下,資金是雙向流動,既可以從國內流往香港股市,與此同時,港方的資金也可以流到內地股市。然而,過去的「港股直通車」構想,則只是單向從內地流出,即使政策有助國內資金「排洪」,但在政治考慮下,政策亦需要互惠互利,達致「雙贏」、甚至「三贏」的效果,才能夠水到渠成。

鞏固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

毋庸置疑,今次「滬港通」落實,有助香港鞏固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政策亦有助國內人民幣資金多一個外流投資渠道,各有所得。在這個循環過程中,香港的人民幣不僅能夠回流到國內,而且國內的人民幣不斷流來香港,亦有助香港增加人民幣資金池的規模。雖然人民幣在香港的存款增長相當可觀,如今逾一萬億元人民幣,但增長速度明顯開始放緩;加上缺乏多元化和多種類的人民幣金融產品,削弱持有人民幣的積極性。如今通過「滬港通」,無疑有助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可以持續地增加。

在金融業務發展方面,香港可以進一步拓展為國內投資者提供金融服務的業務。不久之後,國內的居民能夠透過「滬港通」這個平台,參與香港的股票市場,從而使香港金融業取得不少商機。如香港境外的外國企業來港上市,進行首次公開招股(IPO),來香港上市後,亦可讓中國內地投資者進行投資,無疑擴大了投資者的規模,加強股票流通的效率。筆者相信,此舉有助香港金融投資、證券等多個相關行業大展拳腳,對香港金融業發展有深遠而正面的影響。

港交所業務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交易所在「滬港通」試點政策的消息公布後,股價一度急升,終於可以在「逆境」中進行反彈,一洗頹風。事實上,過去兩三年,港交所的業務嚴格來說並沒有很重大的發展。雖則港交所期間也做了不少投資的基礎設施,包括設立數據中心和其他的交易平台,但在業務上似乎無顯著突破。過去幾年,IPO的業務表現也只算是差強人意,阿里巴巴擬來港上市一役,因「同股同權」的制度問題而告吹,阿里巴巴轉往美國上市,令港交所受到一次巨大挫折。

兩年前港交所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代價不菲,一度也令人懷疑,港交所的交易是否明智、港交所是否真的可以利用LME,打開中國內地商品期貨的業務發展。但今次的「滬港通」,顯然為港交所的未來業務發展注入了「強心劑」,一夜之間,扭轉了近年來發展膠着不前的悶局。

多年來,港交所一直想發展更多人民幣產品,卻一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如2011年9月提出來的「雙幣雙股」模式,在這個模式下,同一發行人可以同時把兩批股份按不同交易貨幣(即人民幣及港幣),以「雙幣雙股」模式作首次公開招股,投資者可自由選擇以港元或人民幣,認購及買賣同一隻股份。2012年10月香港上市的合和公路基建有限公司發行人民幣新股,就是香港第一檔「雙幣雙股」。

化解「雙幣雙股」死結

「雙幣雙股」的目的,是希望利用香港人民幣資金池的資金,投資在這些可用人民幣計價的股份,但從目前的發展現況看,這項業務並不成功。因為香港人民幣資金池的規模始終有限,而且冀依靠這些資金在香港內部的滾動,去支持人民幣股票的交易,其流通量必然不高,因此,業務發展停滯不前,並不令人訝異。

相對來說,今次「滬港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兩地跨境人民幣資金的循環流動,意味香港的人民幣資金,可以和上海的人民幣資金疊加勾連起來,市場可以連貫,而非只靠香港人民幣資金池的資金,去支撐股票的流通,因此可以說,今次「滬港通」可以有效解開了「雙幣雙股」發展停滯難前的死結。

對於「滬港通」對香港證券業務的推進和發展,有分析認為,可以收窄A股和H股之間的差價。但筆者認為,收窄差價雖然有此可能,但也非絕對。因為第一,無論「港股通」或「滬股通」,兩者都有投資總額度和每日額度的設置,規模有限,而且兩地的市場都有一定程度的「分割性」,端視投資者的情緒變化,帶有不確定性,故即使A股和H股的差價可以收窄,但始終仍會有波動。

此外,「滬港通」亦不一定會取代目前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簡稱QFII)和「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QFII)的投資。

雖然投資者可以委託香港經紀商,經由香港聯合交易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範圍內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但始終有投資額度的管理,投資者想買賣不一定能夠從心所欲。

交易制度迥異風險

港交所的股價急升,明顯是受到市場憧憬,日後「北水南流」有助增加每日的成交額。有分析指出,以「港股通」的額度為2500億元人民幣,折算港幣,約為3100億港元,平均每日為132億港元。比對香港近期一般每日的成交量約為600億元,佔比約兩成,有分析推算,「滬港通」開通,港股每日成交量可望增加兩成。

但這種推算明顯有錯誤,原因很簡單,開通的第一年,投資成交量無疑有所增加,因為2500億元人民幣的額度,設定悉數投入投資,而投資者也沒有套現離場,的確可以這樣計算,甚至,如果2500億元人民幣的額度悉數投入投資,並持有一年,期間,投資者也曾再進行買賣交易,成交額也可以有所增加。

筆者查看上海股市的交投,每年平均的「轉手率」 (turnover ratio)約為四成。換言之,以「港股通」3100億港元的額度,應再加多四成,就是這一年總成交額,但這是第一年的情況,到第二年就不一定有那麼多。因此,「北水南流」增加港股成交量的變化,不能以這種機械式方法推算。

最後要提的一點是,上海和香港股市的交易制度有差異,上海股市投資者不能做「即日鮮」,多年前已取消了「T+0」交易制度,投資者必須於買入股票一天後,結算系統顯示股票已到手,才能沽出,變相禁止本港流行的「即日鮮」買賣。但日後內地投資者透過「滬港通」,也可即日買入和沽出股票,意味本港的投資結算制度不同,所帶來的投資風險也迥異,本港的投資者必須小心衡量。

作者為香港科大商學院署理院長、財務系講座教授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