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8日
香港的IPO融資金額在上半年只是排全球第六,除了輸給上交所與深交所、美國紐交所和納斯特以外,甚至連阿布扎比都不及,情況可謂悲慘。當然總有一些宏觀因素可以「賴」,例如美國加息、銀行危機等,不過這些都是影響全球的因素,其他交易所同樣需要面對,唯獨港股的集資功能愈來愈低,成交量及指數也處於陰乾狀態,如無外力支撐,這個情況或長期維持下去。
陰乾式裁員
最直接的影響是,金融業連環開刀,雖然投行採取有別於以往2008年金融海嘯時短時間大規模裁員的做法,改為「陰乾式」逐步削減人手,以降低媒體的報道價值,但估計今年12月前的IPO融資市場,難以大幅度好轉,隨時有機會加速崩盤,甚至直接關停投行業務也有可能。這大半年美資龍頭不停退出承銷團,就是最直接的警號,當原有生意都不做,新業務又難爭取,最終停止營運,在商言商是無可避免的結局。筆者的預測,希望不會實現。
早幾年,教育被視為穩賺的生意,當時有多間上市公司專門在國內開辦私校,也有知名品牌來港,通常要買債券才可以入學,在營運角度,等於問家長借free money投資,可以快速收回建校的資本開支,是一門高利潤又可持續的生意,多間私校就在九龍塘買地建校,既有現金流,又可以享受土地升值。不過,套用根德園幼稚園停辦的理由:出生率下跌、年輕家庭移民,直接打擊收生,必賺的生意變成死局。其實K1收生由500人跌到300人,是非常誇張的數字,因為成本不變,收入少了四成,是危險的訊號,難怪校方也及早止蝕,預備3年後停止營運。
香港目前面對人財兩失的情況,經濟難以好轉,但是氣氛上,似乎大家都未有心理準備應對低潮,因為失業率低,社會有儲蓄可以捱,大環境不利下長期作戰卻不容易。以往的成功模式需要修正,例如樓市,便是人財兩失下的受害資產,自從出現一手劈價,在二手市場產生效應,現時基本上不減價難以沽出,到明年整個市場跌10%並非不可能。如樓價跌10%,社會財富大幅蒸發,將產生巨大的連鎖反應,「愈窮愈見鬼」,到時消費及投資市場也會被拖垮。
「撤辣」希望出奇蹟
政府現時集中火力搞夜經濟,其實是處理結果,要真正帶動經濟,股樓齊升,大家賺到錢就可以,雖然「撤辣」都未必能成功救樓市,正如就算明天減印花稅,恒指都未能升到20000點,但最少對正源頭處理,有希望出現奇蹟。如果問題都未找到,只能夠自求多福,因為明年的狀況可能更差,有更多出人意表的潰敗,更加需要積穀防饑。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潤地穩步前行 內房佳選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