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12日

呂梓毅 資金流向

美股入市取態趨審慎

今年3月下旬,美國銀行金融危機陰霾逐漸消散,配合人工智能(AI)熱潮,帶動美股展開新一輪升浪。不過,從資金流向角度看,不難發現踏入6月升勢持續一段時間後,投資者才開始積極投入資金。這點從兩個不同美股投資組合的資金流向差別,可找到端倪。

具體而言,現時在美國交易的ETF數目已超過3000隻;當中,有部分屬於投資風險級別相對較高的ETF,例如高啤打和增長型美股ETF,以至高息債ETF等(「高風險資產」)。另一邊廂,有部分屬於投資風險級別相對較低的ETF,例如低波幅和高派息美股ETF,以及美國政府國庫券ETF等(「低風險資產」)。因此,若以美股為主及前述風險級別,組成「高風險資產」和「低風險資產」兩個投資組合,並計算這兩個組合資金流向的差別(「美股風險資產淨資金流向」),根據其變化便可以大致掌握到投資者對現時美股的風險取態。

累計資金流徐徐下滑

從附【圖】可見,美股風險資產淨資金流累計變化於今年首季及第二季初期只是低位徘徊,反映當時美股開始回升,惟資金入市依然十分審慎(例如只流入防守性較強的美股ETF)。然而,踏入第二季較後期,資金流便開始與美股同步向上,即投資者入市轉趨積極(例如吸納增長型美股ETF)。無論如何,踏入8月後,美股出現回調,累計資金流亦跟隨標普500指數從高位徐徐下滑,代表投資者近日入市風險取向又轉趨審慎。後市可留意這淨資金流向變化,若然美股(標指)重拾升勢,而這項指標持續呈背馳走向,便可能意味升勢較「虛」了。

 

(編者按:呂梓毅《港股追勢36計──入市必讀重要指標》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