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6日
筆者一直認為,安老按揭是一個「被低估」的工具,過去「被低估」的主要原因之一,相信是樓價持續上升,做安老按揭不如多等幾年,多賺一筆再算吧!時移世易,今天香港樓市的氣氛大不如前。另外,移民潮興起,不移民的也打算送子女到外國讀書,自己未來視情況再決定是否跟隨,港樓作為大部分家庭最核心的資產,從策劃角度理應更多元化,「工具箱」多一個選項絕對是好事。故此,筆者認為安老按揭於未來將愈來愈受關注。
毋須愁壓價 保留後路
事實上,安老按揭自2011年推出至今,經歷了多次優化,包括把借款人年齡調低至55歲,以及在符合條件下容許出租等,雖說本欄主要討論移民家庭,惟不移民的退休人士也值得知道。
簡言之,安老按揭就是「逆按揭」,將傳統按揭計劃反轉來做,以你的物業作為貸款抵押品,換取金融機構的貸款,而這筆貸款可以選擇以年金形式支取,也可以選擇一筆過的貸款。同時,借款人也有權在這個物業居住至終老。換言之,使用權仍然在手,這也是對比賣樓的最大分別之一。
為什麼說值得部分移民家庭或筆者一直說的「聯合國家庭」考慮呢?第一,有關套現速度。如果有意移居他處,希望將港樓套現,在一手樓搶客的時勢下,若物業質素稍微欠佳,先不論價錢,肯定拖長了尋找合適買家的時間;相反,把物業拿去申請安老按揭,最快可能一至兩個月已經成功將物業「活化」,而且估值有一定的標準及程序,不需要面對兇狠買家劈價所帶來的心理影響。
第二,論保留後路。如果手上只持有一個物業,賣出後等於香港再無屬於自己的住處,移民後回流與否,沒有人敢「寫包單」;事實上,很多人在獲取了第二本護照後是未有明確去向的,安老按揭不失為一個「退可守」的選擇。
第三,論現金流的穩定程度。移居後要適應新生活,愈穩定的被動收入愈安心,賣樓後要再投資,在波動的市場環境下,什麼才是良好的被動收入呢?安老按揭所提供的年金絕對穩定,而且可以選擇終身,不失為一個優勢。
年金收入穩 可省稅款
第四,論稅務考慮。安老按揭所帶來的年金,表面上像一筆收入,實質上是一筆貸款,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很大機會也享有稅務上的優勢,因為這不是傳統意義的「收入」。
最後,逆按最大的心理關口是「可能冇咗層樓」,不過移民後必然面對新的遺產處理問題和想法,於百年歸老後把港樓傳承給後代,可能要面對遺產稅及遙距管理問題,堅持留一層樓給後人的想法,是否現實及符合經濟效益呢?
心水清的讀者可能會問:現金流重要,但我可能需要一筆資金來開展新生活,又如何是好呢?聽說申請一筆過貸款需符合一些條件,如全數償還物業之原有按揭、支付物業的主要維修及保養,或支付醫療費用等。
所以,文章開首提及安老按揭經歷多次優化,根據現時最新的資料顯示,借款人可申請一筆過貸款以滿足個人需要,這便提供更大彈性了,或可用作海外置業的首期、提早傳承予移民海外的子孫。
本文旨在樓市氣氛低迷的情況下,提供一個不賣樓也可套現的選項,並將相關訊息傳達給大家。雖說申請條件有限制,不是所有移民人士均已達55歲之齡,但一個移民決定影響三代人甚至數個家庭,當中有老有幼,以家庭為單位作考慮,將引伸很多不同的可能性,是次先作思路上的釐清,本欄將於未來作深入討論。
作者為CFP認可財務策劃師,曾任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主席。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移民理財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央政策重點過多 市場困惑 |
上一篇: | 美滙的爆落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