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24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一個幾毫成就偉業 小故事窺探大人物

8月23日,周三。美國最受歡迎投資顧問平台之一萬里富(Motley Fool)前主筆Morgan Housel,是我十分喜愛的作者。五六年前,萬里富進軍香港,在中環搞了個分享會,老畢也有參與,從創辦人Tom Gardner口中得知,Housel已加入美國創投公司Collaborative Fund成為合夥人,離開了効力9年的萬里富。營運數載後,Motley Fool也結束了在港業務。

看過Housel作品的讀者應有同感,此君很擅長從一些看似「小事」中帶出跨越時空的大道理,好些足以改變人類歷史,惟追本溯源往往純屬偶然,當中許多與投資相關,同時亦涉及人性。最近讀了他在個人網誌上講述的兩個小故事,獨立看有趣得很,串連起來更能發人深省。

入主巴郡為啖氣

第一個關於股神畢非德,不少朋友相信都聽過。今時今日,巴郡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赫赫大名,既是股神投資旗艦,全球市值排名且高踞第7位。然而,時光倒流60年,巴郡不過是一家前景黯淡的紡織企業,但爛船仍有三斤釘,1962年,三十出頭的畢非德看中其資產和現金,開始購入巴郡股票,可是公司財務狀況遲遲未見起色,紡織業務更持續萎縮,本已立定主意出售退場。

可是,在巴郡當時的掌舵人斯坦頓(Seabury Stanton)眼中,畢非德收集公司股票的舉動危及其CEO地位,飯碗隨時不保,遂決定先下手為強,於1964年提出以公司名義及高於市價的條件,回購畢非德所有持股。

一個有心買,一個有意賣,兩人很快便達成協議,交易作價每股11.5美元。數星期後,股神收到斯坦頓的書面要約,其他條件不變,唯一分別是價格降至每股11.375美元,較口頭承諾低了12.5美仙,相差僅1%而已。

歷史沒有如果

斯坦頓此舉惹得畢非德怒火中燒,質問對方為何擅自更改條款,得到的回應居然是口頭協議壓根兒就不存在,畢非德焉能不氣上加氣?如此一來,股神非但拒絕「賤價」出售,還反過來能買盡買,在取得公司控制權後,手起刀落炒掉斯坦頓。

畢非德入主巴郡,完全違反其原意,之所以當上大股東,歸根究柢為啖氣罷了。精明如他也會火遮眼衝動行事,可見任何人都有失去理性的時候。

Morgan Housel談論這樁陳年舊事,着眼點是股神基於私人恩怨兼違背初衷的決定,最終令巴郡由一家夕陽西下的紡織公司,搖身一變成為投資世界神話,藉此說明世事多變而奇妙。

不過,對股神本人來說,收購巴郡是他畢生最大的投資錯誤,經常抱怨買斷巴郡並保留其紡織業務至1985年,讓他白白喪失數以千億美元計投資收益。畢翁聲稱,他若早一點結束紡織業止損,直接把資金投放於後來成為巴郡王國核心的保險領域,足以為他帶來數百倍回報。

我倒認為,股神對當年12.5美仙之辱一直耿耿於懷,忘了歷史沒有如果;遲遲不放手紡織這塊絆腳石,多少源於心結難解,但過去的早已過去,不斷回頭徒添懊惱,以巴郡今天的成就,何苦來由?

這也令在下想到,為股神撰寫傳記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的作者Alice Schroeder,在書中亦有提及畢非德當年收購巴郡的動機。該書2008年出版後,據聞股神因不滿某些章節的表達方式,與Schroeder鬧得極不愉快,兩個為出書而緊密接觸的合作夥伴,在傳記面世後竟成了陌路人。由此可見,畢翁公眾形象和善可親,但在某些事情上十分執着,看不到的「惡啃」一面,只有真正跟他交過手之輩方能領會。

第二個故事的主角是高齡92、人稱「半導體教父」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巴郡去年底大手買入台積電三個月後清倉,全球為之嘩然,但Morgan Housel論述的乃張氏年僅24歲時的往事,跟股神「閃沽」無關。

「一蚊雞」改寫人生

話說,「小張」1955年在美國學成後於當地求職,有兩份工可揀,其一月薪479美元,僱主為汽車大廠福特;另一空缺來自電力器材公司Sylvania的半導體分支,月薪480美元。在年輕的張忠謀心目中,福特可提供較佳發展機會,但為與Sylvania看齊,要求中介向車廠爭取每月多給1美元。意想不到的是,福特遠較小張想像孤寒,對所求耍手擰頭。

這「一蚊雞」之差,直接把張忠謀送進Sylvania,邊做邊學,汲取了大量電晶體及晶片相關知識,促使他在高速增長的半導體領域成為專家,並在1987年創辦台積電。The rest is history。

畢非德對巴郡作價一個幾毫之差念念不忘,最終成就這家傲視全球的投資巨企;張忠謀當年1美元卑微請求被拒,不僅改寫了他的人生,且為今天市值5000億美元晶片霸主的誕生埋下伏筆。歷史,就是如此神妙!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