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日
港股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無論對計劃上市的公司抑或已在其他交易所掛牌的企業,都具一定吸引力。已在深交所上市的快遞物流公司順豐(002352.SZ),市傳最快本月會遞交在港第二上市申請,集資額介乎20億至30億美元(折合約156億至234億元),有望問鼎今年港股「新股王」寶座。
攜手嘉里加速發展
順豐於1993年由王衛在香港創立,之後業務發展重心逐漸轉移至內地,2017年成功在深交所借殼上市。順豐最新市值約2400億元人民幣,是中國最大、全球第四的綜合快遞物流集團,另直接或間接控股4家上市公司,包括嘉里物流(00636)、順豐同城(09699)、順豐房託(02191)、Kerry Express Thailand。
順豐在內地服務181萬家月結客戶和5.85億個人用戶,覆蓋99.4%城市及2813個縣區,具備快遞、快運、冷鏈、同城、供應鏈等板塊的全產品服務能力,並參與建設亞洲第一個、世界第四個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機場。
在國際市場,順豐與嘉里物流攜手融合發展,業務涵蓋國際快遞、國際供應鏈、跨境電商包裹、國際貨代等,當中快遞及供應鏈業務覆蓋98個國家及地區,跨境電商包裹業務則遍及208個國家及地區。
根據內地四大上市物流商的6月經營數據,以及已發布的首5個月數字,今年上半年順豐營收1224億元人民幣,排名第一;圓通速遞(600233.SH)、韻達股份(002120.SZ)、申通快遞(002468.SZ)營收分別為254億、214億、186億元人民幣。順豐之前已發盈喜,預測上半年淨利為40.2億至42.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60%至68%。
不過,順豐上半年供應鏈及國際業務表現不算理想,6月單月速運物流營收按年升7.85%,至167.04億元人民幣,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營收卻急跌51.66%,至51.08億元人民幣,為連續9個月按年下滑,較該業務月收入高位削近一半,主要受到國際空海運需求及價格下滑影響所致。
在合併嘉里物流前,順豐供應鏈業務營收每月僅約10億元人民幣,自2021年10月合併嘉里物流後,當月該業務營收急升7.8倍,至87.47億元人民幣,主要受惠運力供應嚴重不足,運輸需求大增,海運費迅速增加,空運市場火爆等因素,惟進入2022年下半年,市場紅利消退,該業務中的「嘉里物流因素」也隨之消散。
目前,內地快遞市場競爭格局基本上已確定,行業之間的競爭接近尾聲,快遞企業有需要開拓其他有潛在增長空間的市場,例如加大國際市場投入力度,相信企業在港股上市集資將有一定好處。順豐上月初公布,正在對香港資本市場股權融資進行研究諮詢、探討論證等前期工作。
傳8月遞交申請
據了解,順豐已委託高盛、華泰國際及摩根大通安排上市事宜,最快8月向港交所(00388)提交申請,集資額介乎20億至30億美元;若順利來港第二上市,有機會成為今年港股「新股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吉利穩定勝同業 上望15元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