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
日本央行上次貨幣政策會議後維持政策利率、收益率曲線控制(YCC)及資產購買計劃不變。雖然央行的前瞻性指引大致不變,卻在會議後的記者會透露更多關於當局如何衡量經濟及政策的資訊。與4月時相比,行長植田和男看來正在淡化其鴿派立場,而央行政策日後將趨向由數據主導,當中包括工資上漲對通脹的影響。我們仍然相信,日本央行將對現有的收益率曲線控制框架作出修訂,但是最終會否實行,又會在何時實行,則取決於其對日本通脹前景的判斷。
審視日本的通脹數據,當地5月份整體消費物價指數(CPI)有所降溫,按年增速從4月份的3.5%放緩至3.2%,而經季調後的按月數據則見持平,較4月份的0.6%明顯回落。由於政府補貼及全球油價升勢放緩,日本的燃油價格在過去幾個月一直拖累整體通脹,5月份便為整體CPI帶來0.6個百分點的「負貢獻」。
然而,我們發現日本扣除新鮮食品及能源後的通脹(日式核心核心通脹),由4月份的按年增4.1%,稍為加快至5月份的4.2%。當地同月扣除食品及能源的通脹(美式核心通脹)亦從2.5%微升至2.7%。反映非新鮮食品及非食品與非能源(即服務)價格按年仍見上升,為日本通脹推波助瀾。
即使日本央行在短期內調整貨幣政策框架的可能性不大,惟現有框架可能出現改變,尤其是收益率曲線控制框架。日本央行在短期內調整框架的阻力,在於其對當地長期增長及通脹趨勢的鴿派立場根深柢固。雖然如此,當局於4月宣布進行1至1.5年的貨幣政策檢討。
事實上,植田和男4月份在國會會議上表示,日本央行考慮是否調整收益率曲線控制時,其中一個先決條件是未來18個月的通脹率約處於2%。植田認為即使日本央行仍預期一旦成本推動因素減退,通脹有望顯著放緩。然而,最新數據顯示減速慢於預期,而且企業在制定價格及工資行為上更加積極。不過,日本央行會保持警覺,並在7月的展望報告公布前,密切關注形勢發展。
外國利率趨升或致債市震盪
我們認為,日本央行或會上調2023及2024年度的通脹預測,以反映近期升溫的通脹壓力。該行在6月的前瞻指引中補充:「央行會耐心地實施貨幣寬鬆政策,同時靈活應對經濟活動、價格及金融狀況的發展。」「靈活」一詞意味當局在評估通脹前景時,可能更依賴數據,特別是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會有6至12個月的時滯。
植田重申,日本央行對通脹能否持續還未有充分信心。他指出調整寬鬆貨幣政策過於審慎會導致通脹反彈,即使這做法並不可取,但是在政策正常化初期,通脹如被過度遏抑所帶來的挑戰更大,其言論反映日本央行依然相信通脹下行風險不低。
至於日本政府債市,植田和男提到在去年12月意外上調10年期日本政府債券的收益率目標區間,主因是為了解決市場運作問題,不過5月份的債市調查顯示,這方面已得到改善。話雖如此,植田認為國內的通脹預期及外國的利率一旦再次向上,日本政府債市的運作或再度惡化。
作者為安聯投資亞太區高級經濟師。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經濟及投資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飛越時空銀閣寺 |
上一篇: | 分散投資的誤解與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