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6月8日

梁天卓 經濟3.0

社交媒體如何影響資訊傳播?

2020年7月15日,出現了一宗有「Twitter比特幣騙局」之稱的重大安全漏洞事件,在Twitter平台上引發了公眾的極度關注和議論。在這次事件中,許多具有高知名度的已驗證賬戶因為安全問題而被暫時停權。這些賬戶包括了許多主要的新聞媒體和具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例如,當時的美國NBC新聞不得不臨時開啟一個未被驗證的Twitter戶口來繼續分享重要的新聞訊息。

此外,那時正在競選美國總統的拜登,其戶口也因為這次事件而被暫停,導致團隊無法透過Twitter有效地傳播競選訊息。

Twitter新聞信任度增

這次事件明顯地對Twitter用戶產生了直接打擊,並且影響到新聞傳播的正常流程。更重要的是,這次事件突顯了我們(以及新聞業界)對於社交媒體的過度依賴,也暴露出社交媒體在訊息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方面的重大挑戰。

那麼,社交媒體對新聞傳播力到底有多大影響呢?在2021年一項調查中,皮尤研究中心深入調查了2548位Twitter用戶,結果顯示,23%美國人使用Twitter,而在美國的Twitter用戶中,約70%的人表示他們在該網站上獲取新聞。這代表大部分的Twitter用戶都在該平台上獲取新聞訊息。雖然只有27%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對在社交媒體上找到的訊息至少有一些信任,但有三分二的Twitter新聞消費者表明他們對其至少有一些信任。

這結果意味儘管有一部分人對社交媒體上的訊息有所保留,但大部分的Twitter新聞消費者都對其有一定的信任度。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信任度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我最近亦開始研究社交媒體對新聞業的影響。在一篇還在撰寫中的論文裏,我發現每當Twitter平台出現服務中斷時,新聞文章的推文分享數量每小時就會下降約0.6%。這種現象明顯地表明,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了新聞傳播的重要渠道。當這些平台無法提供服務時,新聞的傳播和接收就會受到明顯的影響。這也讓我們重新認識到,社交媒體在新聞傳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YouTube情況不同

除了Twitter之外,我們還觀察到,Facebook等其他社交媒體平台的服務中斷,也對新聞分享產生相似影響。然而,對於YouTube這種以視頻為主的平台,我們並未觀察到同樣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相對於Twitter和Facebook這樣的文字和圖片為主的社交媒體,YouTube的視頻格式更獨特,對於新聞的傳播方式有着不同的影響。

社交媒體對不同類型新聞的傳播速度是否會有所不同,例如假新聞或政治性新聞在社交媒體傳播更快?對此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得出明確的結論。然而,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必須認識到,社交媒體已經在新聞傳播中擔任了重要的角色,並且這種趨勢在未來還將進一步加強。

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