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日
美國晶片商輝達(Nvidia)公布首季業績後股價大飆三成,再一次證明單純以估值過高作為沽空理據,是走向破產的其中一條捷徑。
強勢股縱超貴 亦勿沽空
一般評估科技股較客觀的估值指標,是價格對銷售比率或市銷率(price-to-sales ratio,P/S)。的而且確,輝達的市銷率達38倍,遠高於行業平均的7.3倍(截至周四收市),估值雖然瘋狂,但絕非判斷股價是否已見頂的有效指標。就算上帝要你滅亡,也必先令你瘋狂,因此不要隨便沽空極之強勢的股票,也不要幻想自己能仿效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及傳奇對沖基金經理布瑞(Michael Burry)於去年沽空估值偏高的電動車生產商特斯拉(Tesla),因為除估值外還有很多其他影響股價的原因,圖表走勢相信是重點之一。
最近美國主要股市指數的大部分升幅均來自科技行業,不過,資金僅集中於幾隻超大型科技股,市場憧憬人工智能(AI)行業發展的潛力,惟與此同時,其他股票卻表現平平,甚至一直走低,導致整體市寬偏窄。
有趣的是,散戶投資者近期一直造淡納指ETF QQQ,或買入3倍造空納指ETF SQQQ,希望可以達到長期均值回歸,但按經驗往往只會成為挾淡倉的原料,加速短期市況升勢。比較着重短期表現、務求即食的散戶,反過來應該買入大型科技股或QQQ,沽空小型股或IWM才對,等均值回歸,告訴自己這是長線投資,多數換來的是一手蟹貨。
展望今年,美股將會出現4種可能情況:一、強者愈強,大型科技股繼續上升,其他行業的股份或小型股依舊浮浮沉沉,不生不死;二、其他股份受大型科技股帶動開始走強,科企亦繼續保持升勢,整體股市的市寬明顯改善;三、大型科企升勢結束,調整浪出現,然而其他股份逆勢向上,均值終回歸;四、大型科企與股仔同時下跌,中線仍以情況一作基本假設為佳。
AI概念回吐 標指乏力上
美股方面,截至5月31日收市一周,12大行業ETF各有上落,當中以科技ETF升幅最大,達6.5%,能源ETF領跌,降幅達4.9%;20大行業指數互有漲跌,當中以硬碟指數升幅最大,達10.6%,石油服務指數挫幅最巨,達7.8%;各類型因子ETF升跌幅介乎下挫2%至上揚2.1%;市寬收窄,紐約交易所股價處於50天及200天線以上的股份比例分別達37.6%及42.6%;標普500指數股價處於50天及200天線以上的股份比例分別達30%及40%。
美國大價股及AI概念股升勢暫告一段落,短期稍作回吐,標指亦不能於4200點以上水平企穩,未有足夠動力進一步向上,港股則非常疲弱,與美股主要指數的表現差距極大,或可吸引基金入市再平衡組合,買港沽美。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股市周五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內地樓續低迷 復甦最大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