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
隨着疫情陰霾散去,市況開始有序復常,很多企業逐步取消在家工作政策,打工仔需要重回辦公室。經歷3年多彈性上班,很多人或許察覺在無人監察情況下,最困難的就是時間管理及自律性,往往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和成效。正如退休投資看似自由規劃,進度和目標由自己掌握,但假如缺乏自律和毅力執行,則可能墮入拖延陷阱。
自律的本質就是自我管理,以及代表你對某事的重視程度。站在退休投資的角度,投資者第一步先要了解,到底為何需要為籌劃退休而投資,以及其重要性,對我們現時以及日後的生活和財務狀況會有何影響,繼而就要考慮退休金額、投資期、預設投資回報、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等,制定明確和周詳計劃,並按不同階段拆分小目標,以便按部就班執行及掌握儲蓄進度。
第二步就是要不斷重複執行,直至成為習慣。試回想一下,我們每天早晚刷牙,並不會覺得是一種麻煩,因為刷牙自自然然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同樣地,當投資者把投資變成習慣之一,就會減少負擔感,變成「無痛儲蓄」。投資者可以透過一些定期、定額的供款設定,一方面可協助及強制自己養成自律投資的習慣,二是既不用追蹤市場升跌,並可把購買價格單位的成本「拉勻」,有效降低短期市場波動對投資的影響。
勿被市場情緒打亂步伐
第三步是切勿被市場及情緒打亂投資策略。退休投資的年期往往長達數十年,期間投資者會經歷不同市場大事和經濟周期,有時難免會被情緒牽動,或是受市場聲音左右,從而改變個人投資策略,這不光只是出現在波動市況、人心膽怯之時,有時在投資氣氛極佳,或特定資產甚至市場暢旺時,投資者會試圖捕捉短期利益,更輕易轉變策略,有機會導致偏離長期退休目標及影響進度。
最後,自律並不只是退休前的投資關鍵,即使在達到目標後、享受安穩退休生活之時,投資者同樣要保持理財的自律性,審慎控制開支和繼續投資,讓資產持續增值,以免在晚年時把辛苦半生儲來的儲蓄提前耗光,令生活無以為繼。
作者為安聯投資亞太區機構業務總監。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強積金及理財心得。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2023電車男自白書 |
上一篇: | 清晰分類助加快淨零碳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