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5日
恒指昨天大跌逾300點,A股亦跟隨向下,滬深指數分別再挫1.28%及0.84%。銀行股遭最多主力資金拋售,前日大升的醫藥股亦要回吐。不過,目前股價處於低位的光伏板塊逆市造好,多隻股份獲主力資金追捧。在外圍影響下,A股表現續弱,大市走勢未穩,投資者暫不宜太早撈貨。
外資入市意欲減 A股失支撐
滬指昨天收報3204點,挫41點,創近4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本來隨着美國加息步伐邁向尾聲,內地經濟亦穩步復甦,市場對後市的信心正逐步恢復,但外圍經濟目前並不理想,衰退擔憂續增,令市場信心再度轉弱。
此外,近期美元轉強,人民幣滙價再跌至今年低位,令外資流入意願減弱,導致A股失去支撐。「滬深港通」北向交易昨天再現44.82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淨賣出,其中,隆基綠能(601012.SH)、五糧液(000858.SZ)及中國平安(601318.SH)被最多北向資金拋售,北向淨賣出金額分別達到8.24億、5.71億及3.45億元。
外資雖然大舉沽出隆基綠能,內地資金卻樂於接貨。Choice統計顯示,光伏設備昨天得到最多主力資金追捧,主力淨流入額達到17.96億元。其中,隆基綠能主力淨流入額最多,達到4.65億元;陽光電源(300274.SZ)亦得到1.7億元的主力淨流入。
光伏股造好,主要因為第16屆SNEC全球光伏大會近日在上海召開,與會人士對行業發展充滿信心,協鑫新能源(00451)主席朱共山預計,明年光伏累計裝機量很可能超過水電,2026年將超越天然氣,2027年將攀越煤炭成為第一大能源。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長高紀凡亦預期,到2035年,光伏新增裝機量將是2022年的5倍。
股價經調整 估值趨吸引
華泰證券此前發表的報告亦指出,光伏組件強勁的需求正推動光伏玻璃庫存快速消化。截至4月13日,光伏玻璃生產企業庫存周轉天數比3月初回落8天,至20.9天。
此前光伏行業受到美國加徵關稅等諸多不利消息影響,企業股價出現較大波動。不過,內地對新能源行業的政策支持一直未變,行業需求一直保持強勁。所以,經過一輪調整後,業內企業估值更趨吸引,值得趁低吸納。
相比起光伏股的強勁,科技類股份雖然同樣受到政策支持,然而近日表現續弱。軟件開發及半導體板塊昨天分別出現17.89億元及12.7億元的主力淨流出。個股之中,科大訊飛(002230.SZ)被最多主力資金拋售,主力淨流出額達到8.55億元,股價下跌4.26%。
科技類股份近日回調,主要因為此前經過一輪炒作後出現獲利回吐,行業所得政策支持一直不減。國家網信辦近日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提出,2022年內地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41.5%。
AI半導體概念可趁低買
展望2023年,《報告》強調要壯大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AI)等產業,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積極發展智慧農業,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金融、貿易、教育、醫療、能源等領域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未來一段時間,科技產業仍會在內地各行各業加速滲透,行業發展前景值得繼續看好。所以,趁着近期科技股出現回吐,值得投資者擇優趁低吸納,特別是各類涉及人工智能、半導體等概念的行業龍頭,均值得留意,中芯國際(688981.SH)便是其中之一。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東山精密業務穩 候24.5元樓下吸 |
上一篇: | 美國債限縱解 低息環境告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