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7日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仍陷僵局,總統拜登在當地時間周二下午再與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等國會兩黨領袖會面。眾議院先前通過共和黨提出的2024年度債務上限法案Limit, Save, Grow Act,要求削減政府開支,民主黨批評這樣做等同取消拜登任內幾乎所有開支方面的標誌性施政。拜登政府則重申,應該無條件提高債務上限,拒絕削減開支。
財長耶倫較早前去信國會指出,如果不提高31.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財政部最快在6月1日(X-date)便耗盡手上現金,最樂觀也只能拖延數星期就爆發違約危機。
白宮於5月3日發文稱,一旦出現債務違約,拜登自2021年1月就任以來的歷史性經濟成就,包括失業率降至50年新低、創造1260萬份職位、由蓬勃消費激發的持續增長引擎(growth engine)等等,將通通被逆轉。兩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不約而同警告,債務上限爭議短期會導致美股劇烈波動,甚至掀起拋售潮。
然而,早在1917年成立的研究機構Council on Foreign Affairs撰文提到,過去一個世紀,提高債務上限已成為國會的常規工作,由1960年迄今,累計調高債限共78次(共和黨執政期間有49次,民主黨政府則佔29次);自2013年以來,國會更曾7度暫時取消債務上限。換句話說,因談判破裂造成債務違約這隻「灰犀牛」從未現身。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辦人、有「鱷王」之稱的達里奧(Ray Dalio)嘲諷,根本沒有真正的債務上限,只是一班酒鬼到時到候就商量立法提高飲酒上限,讓他們可以繼續狂歡的鬧劇(a bunch of alcoholics who write laws...which allows them to...go through the next farcical negotiation and continue to binge)。
事實上,美股亦未因債限爭議而受壓,對利率敏感的納指周一更升至去年8月下旬後高位,顯然是市場憧憬聯儲局或在年底前減息。不過,著名投資通訊The Gartman Letter創辦人加特曼(Dennis Gartman)提醒:「謹記,不會只有一隻蟑螂(Remember, there is never just one cockroach)。」意思是每個壞消息出現,通常都伴隨不良後續效應。
加特曼這番說話或可套用到矽谷銀行(SVB)和Signature Bank在3月倒閉,加上美股傳統5月有所謂Sell in May and go away之說,債務上限談判又不知拗到何時,不排除今次有「灰犀牛」短暫現身攪局,華爾街現時不宜go in。
返回港股,恒指周二高開212點即乏力再上,一度倒跌至19891點,收市僅微升7點,報19978點。恒指早兩日先後收復10天和20天線【圖】,但EJFQ強勢股指數周一又跌穿弱勢股指數,相信大市將受制於19800至20300點的近半年累積成交密集區頂部阻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60市況概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