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
中國4月份金融數據呈現回調,而社會融資、信貸數據均低於市場預期。當中原因眾多,首先是第一季度超預期投放對後續數據存在透支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經濟動能按月增長有所減弱。不過,4月份金融數據仍見亮點,值得關注。
內地企業中長期貸款按月雖有所下跌,但仍處於近5年同期最高,反映企業融資需求依然較強。此外,居民存款出現負增長,連續積累的超額儲蓄或將逐步釋放,資金活化程度有所提升。往後看,在全年總量適度,第一季度有所前置的條件下,後續信貸的投放可能會持續減速。不過,隨着早前投放的大量資金逐步向實體經濟傳導,或將刺激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增強,對於後續經濟趨勢不宜過度悲觀。
4月份通脹及金融數據透視出企業、居民融資需求同步弱化,經濟在年初的復甦性動能減弱後,內生動能或尚未順利啟動。目前,金融數據變化差異大,而經濟內生動能較弱,與2015年、2019年當時的宏觀環境類似。未來要有效啟動經濟內生動能,需要透過「投資、居民收入、消費」的方向傳導。
疫後復甦仍不均衡
另一方面,內地供需因素共同推動通脹回落,消費物價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均低於預期,弱過此前的預期。CPI按年增長回落主要因食品和能源因素,核心CPI則與上月持平,顯示疫後經濟復甦仍不均衡,除了需求弱於預期之外,供應增加亦導致PPI數據回落。
中國消費品價格走勢呈現結構分化,核心商品和服務延續上升,食品和能源價格按年增長速度則回落。4月份消費品價格表現仍有明顯的疫後分化表現。從按年角度出發,除了核心商品和服務項目回升外,其餘分項的增長速度均不及3月,具體增長速度排序為核心商品、鮮果、豬肉、服務、能源、鮮菜。從按月角度出發,核心商品和服務價格按月增長加速上升,鮮菜按年增長跌幅減慢,鮮果、豬肉、能源價格按月增長則加快回落。鮮菜和鮮果價格下跌,主因季節性產品大量推出市場。生豬產能充足,疊加消費淡季影響,豬肉價格明顯下跌,但跌幅比上月收窄。
供應庫存過剩 PPI回落
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內地汽油和柴油價格均下降。然而,核心商品內部走勢則分化,因商家減價促銷,燃油小汽車、新能源小汽車和家用器具價格分別減小1%、0.9%和0.6%,衣着價格按年增長則回升。估計未來一段期間,豬肉價格進入高基數階段,同時居民信心較慢復甦,地產加快竣工,受其產業鏈條拉動相關需求,但仍需時,CPI預計仍維持較低位置。
PPI回落,主因去年高基數效應、需求不及預期,而且庫存偏高。首先,4月份PPI回落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所影響,相關影響在5月份後會減退。其次,環球經濟略為回調,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波動。4月份美國OECD綜合領先指標持續回落至98.62,中美兩國製造業PMI亦同步向下。受累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內地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下降,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價格亦下跌。內地優勢工業品供應充足,市場需求整體略弱。觀察今年趨勢,生活相關,以及工業表現強於採掘工業和原材料工業,可見目前PPI回落不單純需求不足,供應和庫存過剩亦屬主因,如鋼材、水泥、煤炭等供應均較充足,但需求仍不及預期。
留意下一階段政策
中國經濟短期復甦速度減慢,目前挑戰在於經濟按月增長回落、內生動能未明顯好轉,內地財政及地產政策存在若干貨幣微調偏鬆的預期。估計全年經濟持續復甦,早前在4月份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短期穩增長和中長期高質量發展並重,未來一段時期穩增長預期有望復甦。其次,在下一階段,去年低基數將有助推通脹走出底部。
此外,房地產銷售到投資的鏈條並未完全惡化,居民收入在第一季度邊際回暖。不過,海外經濟難同步發展,內地經濟回升已在市場預期內,早前政策的後續效果和疫後居民信心逐步復甦,將持續支撐經濟復甦,在下一階段需要留意穩增長政策的發展。
在投資策略布局上,核心為觀察內地周期行業的政策落實及預期,尤其是不同產業鏈當中的「中」字頭央企。在未來產業發展上,在宏觀及微觀的布局下,宜偏重於AI、數字經濟與製造業相結合(主要是工業母機方向)、平台經濟、新能源(主要是氫能領域)、大農業、網絡安全等領域。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持續加息效應 大小銀行影響迥異 |
上一篇: | 浙能電力盈測獲上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