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
A股上周進一步回調,滬深指數分別跌1.86%及1.57%。電動車股獲最多主力資金追捧,ChatGPT概念則出現較大回吐。近日公布的4月份宏觀數據並不理想,內地經濟復甦依然緩慢,加上外圍存在較多不明朗因素,市場信心較弱,後市或持續調整。
國策力撐 科企看高一線
滬指上周初一度升至3400點樓上,惟其後回吐,周五收市報3272點,一周累挫62點。近期除外圍經濟未明朗,美國亦有意加大對中國科企限制,難免拖累內地經濟。國內市場方面,五一假期出行數據雖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但整體復甦水平似乎仍緩慢。此前公布的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再降至50以下的收縮區,僅錄得49.2,比3月份降2.7個百分點。上周公布的4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下滑至96.4,連挫4個月,跌幅比3月份擴1.1個百分點。
製造業當前形勢並不理想,需官方再度出手,營造更佳經營環境。尤其目前通脹低企,央行有能力進一步「放水」,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減輕經營壓力。
內地媒體近期引述銀行業消息指出,通知存款及協定存款利率會於今(5月15日)起調整,其中,四大國有銀行協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調幅度約為30基點,其他金融機構降幅約為50基點。另外,對於通知存款利率,國有大行不能超過基準利率10基點,其他銀行不可超出基準利率20基點。
有分析認為,隨着協定存款上限調整,銀行的負債成本率、淨息差及營收將有較大改善。所以銀行會有空間向中小企業讓利,企業實際貸款利率可望進一步回落。
另外,針對美國不斷加大對中國科技行業的打壓,官方也積極應對。國資委官員近日特別提到,央企要大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過去數十年,內地民企在科技領域的發展不俗。然而如今面對美國打壓,單靠民企的確鬥不過,國家有必要出手,推動核心技術突破。在政策支持下,具有國資背景的科技類企業值得看高一線。
上周大市處於調整狀態,文化傳媒、互聯網服務、遊戲及工程建設板塊均出現逾2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主力淨流出。不過,內需概念表現較佳,家電行業得到4.68億元的主力淨流入,排第一。
個股之中,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成為上周吸資王,主力淨流入額達到16.14億元,股價累升4.84%;電動車龍頭比亞迪(002594.SZ)亦獲14.5億元的主力淨流入,股價漲4.01%。
倘央行再「放水」 內銀利好
值得留意的是,經過一輪大升後回落的中國銀行(601988.SH),上周仍有4.07億元的主力淨流入,股價一周累計上揚4.16%。未來一段時間央行若進一步「放水」,銀行股必定受惠。目前股價不算貴的銀行股,值得投資者繼續趁低吸納。
除了銀行業之外,面對疲弱的增長數據,預期官方會加大在基建及內需方面的支持力度。內需方面,家電及電動車有望得到更多補貼;而電訊等新基建的投入依然是重點。
市場情緒暫時未回穩,不過,央行進一步「放水」值得憧憬。A股短期內能否企穩,要視乎外圍走勢。目前看來變數較大,指數短期內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還要在低位徘徊一段時間。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滬深港通上周五成交統計 |
上一篇: | 避險資金兜一大個圈泊進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