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10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中特估」未玩完 科企失血恐持續

恒指昨日急挫429點,收報19827點,近期熱炒的「中特估」概念普遍撐不住,獲利回吐壓力不輕。中國和加拿大互逐外交人員成為跌市導火線,內地上月進口疲弱,也令市場擔心經濟復甦步伐。

「中特估」概念股回吐,近期升幅有限的科網股跌得更慘,騰訊(00700)及阿里巴巴(09988)均下挫逾3%【圖1、圖2】。「中特估」是今年內地股市的焦點,有「阿爺」相助,經一輪調整後有機會再展升浪,惟科網股「失血」狀況恐會持續。

 

地緣政治成港股風土病

港股昨天於午後大挫,又是一次地緣政治風險觸發。北京要求加拿大駐上海總領館一名領事出境,以反制加方日前驅逐中國駐多倫多領事館外交官趙巍。事件源起2021年被中方制裁的加國國會議員莊文浩(Michael Chong)聲稱,其在港親屬受到恐嚇,有傳媒報道趙巍涉及事件,但中方已嚴正否認。

由中國氣象氣球闖入美國被擊落,到中加互逐外交人員,均反映出西方對中國的不友善態度,這類摩擦事後看來不是什麼大事,卻即時引發股市大幅波動,對投資者而言,真是防不勝防。國際政治因素已成為港股風土病,今年投資宜較為防守性。

受地緣政治困擾較大的一向是半導體及科技股,昨日也不例外。中芯國際(00981)及商湯(00020)昨天分別急挫7.4%及6.6%,科指則跌近3%。近日市場狂炒中資金融股及各類「中特估」概念,形勢一下子逆轉,獲利回吐盤撲出,有點走火警的味道。炒估值擴充,通常會較為波動,因為背後受投資者的情緒牽動。

H股金融行業指數昨天下滑1.5%,不少金融股即市由升轉跌,逆轉頗急。不過,內險內銀的基本因素仍在,只是市場熱度近期較高,借消息冷卻一下,獲利回吐的資金在較低水平有可能回流。

央企ETF集資利國企價值重估

內地多家券商基金公司準備發行央企ETF,所以「中特估」會有生力軍進場。據報道,廣發、招商、滙添富旗下的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將於本月15日至19日正式發售,首發上限金額均為20億元人民幣。據統計,自今年初以來已有18家基金公司申報了21隻央企主題基金。

「中特估」的出現,也是源於政策。去年11月,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此番話激起了資本重估國企價值的巨浪。國新央企綜合指數連升5個月,自去年11月份起航以來,有6個月上升,只有12月份因11月份大升後回吐。國新央企綜指涵蓋了各行業的國企,由大家熟悉的「三桶油」、電訊巨頭、內銀及保險、航運、科企、工業、運輸等等。在政策支持下,國企股依然是今年資本流入的熱點。

相比之下,國企有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照住,可是民企的估值不擴反縮,股價愈弱愈趕客。科網巨頭明顯「失血」,近周恒指反彈過程,科網龍表現相對疲弱。騰訊昨天急挫3.6%,收報328.4元,為1月3日以來的收市新低。除了受到中加互驅外交人員事件影響外,騰訊持有38%股權的直播鬥魚因被指存在色情、低俗的問題,網信辦已派員進駐整改。

內地近期加大對平台違規內容的執法力度,百度、新浪微博及豆瓣等先後遭網信辦約談,主要因為履行主體責任不力,對用戶發布的資訊未盡管理義務,造成淫穢色情、封建迷信、招嫖賣淫、賭博引流、高利貸等有害資訊網上傳播。

內容監管收緊 衝擊平台流量

科網業務建基於流量,有流量才能變現搵銀,監管的消息始終不利於流量和網股表現。阿里巴巴走勢也好不了騰訊多少,3月份低位79.2元可說危危乎,昨天收市跌至79.45元。

外圍方面,美國聯儲局公布的首季度銀行信貸標準調查及信貸需求調查,顯示銀行對工商貸款的標準繼續溫和收緊,但教人驚訝的是企業對信貸的需求急降,反映企業對前景猜不透,減少投資,少做少錯。消費者的借貸需求仍存在,這不是好兆頭,個人繼續借錢,可能是入不敷支。看來美國邁向衰退的機會日增。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