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1日
股市長期是秤重機器,企業盈利升降決定股價升跌;短期卻是投票機器,市場資金主導漲跌。想知道市場資金走向,最重要還是聯儲局的態度。又說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將解決,看似是好消息,但想深一層,其實可能是壞消息。
金融海嘯後美股升足十幾年,聯儲局的寬鬆貨幣政策居功至偉。急跌是如何發生的?往往來自投資者拋售。投資者為何要拋售?因為流動性出現問題,可能是高槓桿要斬倉、基金客戶要贖回,又或者受不了利息急升,總之就是在短期內需要錢。
限制聯儲局「收水」能力
2008年美國股樓緣何急跌?是因信貸市場冰封,沒有人有錢買貨。量寬(QE)下聯儲局不斷買入美債,壓低利率,市場流動性恢復,一切便回歸正常,大平賣不再。
金融海嘯後美股幾次急插,只要聯儲局「放水」,市場便馬上回升。2011年如此,2020年新冠大流行時也如此(同期的香港樓市亦然?!)。
相反,只要聯儲局決心「收水」或加息,美股便馬上跌過不亦樂乎。2015年底如此,2018年底如此,去年更是如此!
既然聯儲局宣布,現在每個月「收水」最多900億美元,同時每次加息四分一厘,為何美股卻從去年10月起反彈,至今逾兩成?
這是因為聯儲局說「收水」,其實暗地裏「放水」。用最簡單的話,那就是美國債務上限危機限制了聯儲局的「收水」能力。
財政部的事,為何又關聯儲局事?試想一下,財長耶倫既然在1月已說美國到達發債上限,為何又說聯邦政府最多可以支持到5月?因為財政部除了發債,還有幾個小金庫,其中一個便是在聯儲局!
聯儲局資產負債表內有財政部賬戶(U.S. Treasury, General Account, TGA),為延遲債務上限,財政部動用TGA裏的現金。結餘從去年10月近7000億美元,逐步降至現在約1000億美元,至近乾塘(怪不得國會要現在解決債務上限問題了,一笑)。
動用TGA賬戶現金,相當於釋放流動性,對沖了聯儲局縮表收緊流動性的效果。過去半年,有些時間聯儲局甚至適度「放水」,以讓財政部可以從TGA賬戶提款,美股剛好也於同期反彈。
優質股下跌是入市良機
債務上限問題有望解決,看似利好,但其實是讓聯儲局無後顧之憂,又可以大力「收水」。
為何聯儲局定要「收水」?一是通脹不低,仍達5%以上,流動性太過充裕是原因之一。
二是資產負債表擴充到9萬億美元,現在收回一些,下次對抗衰退的工具便多一些。(難道真的印銀紙印至天際?)
聯儲局再度急速「收水」,可能讓美股短期內下滑。惟下跌其實可以是機會,優質股份並不是會常常打折扣的。
(編者按:郝承林最新著作《致富新世代3──你也可以的穩健發財派》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期指短線初步轉弱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