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
買股票就是買企業,買企業就是買企業的未來現金流。市場短期是投票機器,沒有人知道會怎麼走,因為市場情緒總是波動(你永遠也猜不透)。市場長期卻是秤重器,好股票自能不斷創新高。即使沒人買也不要緊,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回購便能讓股價創新高。
畢非德1965年入主紡織業巨頭巴郡(Berkshire Hathaway),頭10年可說是非常痛苦。他秉承老師所教導的價值投資原則,投資於價格(price)較價值(value)有巨大折讓的企業,卻沒去想當時紡織業已經是黃昏行業,有時還能錄得一些利潤,有時則是虧損。更要命的是,每隔幾年就要投入大量資金把設備翻新升級!
價值不是恒久不變的,除了向上,當然也可以向下。畢非德剛開始還嘗試補救,後來明白其實不用和困難糾纏(投資並不是奧運跳水比賽,並不計算難度分)。從此不再投資摧毁價值、消耗現金的紡織行業,專注於能創造現金的如保險、銀行和好景時如印銀紙般的報業。
現金流比盈利重要
投資在能夠產生現金,而不是消耗現金的公司,更不是伸手問股東攞錢的公司!時間是好公司的朋友,壞公司的敵人!
為什麼是現金,而不是盈利?因為盈利可以通過會計方法「創造」,現金卻是實實在在的。企業派息和回購能力,全都取決於經營現金流,而不是賬面盈利(就似基金經理不能以「相對表現」交租一樣)。
投資者總是在意股價短期波動,卻忘記了價值環繞股價波動的古訓。你應該尋找那些能不斷創新高的趨勢股(Secular growth),而不是那些升升跌跌的周期股(Cyclical)。長升長有才容易賺大錢,且利潤都是坐回來的。升升跌跌更容易的是左一巴右一巴,不斷犯錯。
能持續成長的企業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享受複利帶來的巨大好處。巴郡50年(1965至2014年)賬面值增長了7000多倍,每年不過增長約19%。投資者不但要找到能長期產生現金的企業,同樣重要的是坐得定。不用50年那麼久,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十年八載下來,已經會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跌市令優質股變便宜
中港股市數千隻股份,加上美股可能過萬隻,但其實和你沒關係。投資不用博愛,畢非德大部分投資決策都很平庸,不過靠12個優秀決策,成就了巴郡今日的輝煌。專注十隻八隻(好像還是有點花心?)能在未來5到10年,有機會上漲5到10倍的股份,已經很足夠。
經過兩年跌市,或許不少人已對股市前景感到悲觀,但下跌同樣令優質股份變得便宜。眾人都悲觀的時候,又何妨樂觀一點?哪幾個行業容易出現「股王」?本欄長期讀者大約都知道。
(編者按:郝承林最新著作《致富新世代3──你也可以的穩健發財派》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大學教育理念的百年戰爭 |
上一篇: | 能源界推動合作 助紓氣候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