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日
本周假期,很多人選擇外遊,市道比預期旺,情況同時發生在中港兩地。本港零售業的表現尤其突出,出現報復性消費,2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31億元,按年飆31.3%,市場預期僅漲15%,這份優秀的成績表可以反映市道氣氛回復暢旺,經過3年疫情挨打後,終於可以賺一次錢,相信不少企業的老闆會感到開心。
不過,筆者有點擔心疫情結束後的紅利,可能已經反映報復性消費只能維持一兩個季度,難以長期重啟好心情。踏入年中,逐漸變回看重基本因素,可以有很大問題。目前環球各國都在爭取經濟復常,中國內地尤其進取,很多地方政府紛紛組成商團,外出爭取訂單,或是加緊招商引資,某程度上等於實施擴張財政政策,推經濟一把。目前這個局面已經是順水推舟,既有報復性消費,又有政府支持才能達到,所以很可能已到達一個巔峰,下一步就要同枱食飯,各自修行。
俄烏戰事未了 台灣恐成角力場
看基本因素,不確定性仍然很多,利率很有可能見頂,但距離以往的低水平仍然有一大段距離,不可能立即重返低息政策。地緣政治方面,俄烏戰爭持續,就算戰鬥至年底,再打一年,亦毫不出奇,以目前形勢,雙方再度升級裝備,硬碰很可能會發生,始終這是兩大陣營的直接對撼,完全當無事發生並不合理。至少通脹及利率上升,是因為打仗影響原材料及供應鏈,雙方關係持續緊張、世界步向分裂,並非一個有利於股票的環境。
其次,會否再出現新的地緣政治事件實屬未知之數,至少筆者覺得台灣隨時會變成戰場,因為收復台灣勢在必行,完全是一個時間問題,未必會在今年內發生,但是未來5年發生戰爭的機會甚高。如何應對是一個資產市場要面對的問題,俄羅斯過去一年的經濟可能有參考作用。
表面上,2022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只跌2.1%;實質上,俄羅斯盧布滙率急挫20%,同時要面對制裁、通脹,物資、勞動力經過一年多的戰爭後,儲備消耗得七七八八 ,近月開始出現問題,故此近日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期望在資金、經濟、資源、物資供應鏈互補,即是大約擁有一年的資源。
如短期分勝負 利好股市資產
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如果解決到資源問題,世界工廠並非浪得虛名,擁有的資源隨時靠自己打到兩年;如果維持到原有的工業體系,加上充足的資源,可以維持長時間輸出,因為資源足夠,過程中甚至能保持社會及經濟穩定。當然,講到打仗,肯定是有影響,但上次盧布先急跌後反彈,已經證明即使美國制裁,並非立即會跌死,可能會出現交易機會,真正會令經濟有壓力,是長期的戰爭,如果能在短期內分出勝負,對股市及資產是利好的。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減息未必利金價 |
上一篇: | 浮動與固定滙率制難分優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