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
上篇關於撿煙頭(Cigarette Butt)的文章發表後,收到十多位讀者來電郵索取2022年1月〈投機只能信自己〉的文章,出乎意料還有內地讀者。筆者當然及時回覆,因為這是體現《信報》舊報紙有價值,不單如此,還收到讀者閱讀後的感謝函,說明了《信報》讀者有質素,筆者非常開心。
口罩令解除,令大家有一種舒服自由的感覺,期權教室也恢復了現場不戴口罩的授課形式。不戴口罩,學員可看到講師講解每一個細節時的神態,講師也可觀察到學員上堂時的關注度和理解能力,這才是一個正常且有教學意義的課堂。
知識可以在課堂上學習,也可以在網上看,但掌握知識後還必須有智慧。所謂智慧,就是要懂得如何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智慧是在知識的基礎上有自己的觀點,還要有通過實踐自我發揮的能力,所以芒格(Charlie Munger)認為:實踐就是最好的學習。期權教室一直認為香港股市是操作期權的好地方,所以教學是以實踐為目標,主力分析具體的個案操作,略帶講解期權理論。
必須學懂政治加經濟
論及知識,筆者曾在內地大學修讀貨幣銀行學和證券投資學,上月與內地的長者交流,並提及本人會進修經濟學,但長者不認同,他認為:「經濟學只是西方世界的宏觀理論,但若你要在香港的金融業賺錢,就必須學國內的政治經濟學,這是政治+經濟的結合,這才是具有國情的知識。」長者此言令筆者茅塞頓開。
記得中學讀書時曾通宵狂熱地閱讀了幾次《三國演義》,特別陶醉於諸葛孔明如何用船身的左右重量巧借曹丞相的箭,身為總領軍師,卻親力親為在每個細節,不得不令人佩服。羅貫中在此小說的第一回開頭就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版本不同可能有異)。今時今日,從政治經濟的角度看,目前的世界大勢似乎也是如此。我們在香港金融市場上覓食,一定要有政治嗅覺,不能完全看報表上的經濟數據,還必須看政治方向,香港這種現象也是愈來愈明顯。
此刻的世界也可分為三大板塊,美國+中國+歐洲。全球一體化已經是無人願意彈奏的樂章,而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則是無可改變的現在完成進行式(have been being),還看不到會有改變的徵兆。雖然主旋律已定調,但每一個板塊都有自身的優勢與缺陷,若完全脫離,似乎歷史鮮見。
無方向就是一種方向
作為普通散戶,我們要考慮的是去全球化中的得益者與受損者,要在三大板塊中都能覓食,難度頗大,但若只追求某個自己有認知的板塊,再專注其細節,總會有利可圖。這就是基金大戶與普遍散戶在操作策略的不同之處,也是知識與智慧的關係。
回到我們的港股,耳熟能詳的講法是「東升西降」,也有「騰訊一定見千元」等等。筆者是非常欣賞這些觀點,也認為終有一天會實現,但如筆者上篇文章的一句:「這就要看閣下是否願意為未知的時間,付出可以產生回報的現金代價。」踏入3月後,恒指波幅只是千點左右,似乎無方向,但對操作期權而言,無方向就是一種方向,只在乎閣下是否認同及把握到這種無方向的方向,這就是上文提及的「專」(Focus)。無方向是操作期權要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是教室上堂時討論的內容,本月初大升時建淡倉,本周大跌則平之獲利,看似無方向的市況,其實本月已有多少進賬。
期權教室的讀者及學員大多數都是散戶,筆者的建議一直是低風險低回報,但特別強調可持續性。這就是在知識的基礎上配合智慧的觀點,這樣的思考方法與操作比較符合大多數人的行為,理解容易也能實戰,值得大家參與。
(編者按:杜嘯鴻的《期權》系列書籍現於《信報》好‧賞‧玩GBB.shop發售,請按此訂購)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期指19801點成短線關鍵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