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2日
自從內地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在美股退市之後,市傳該公司一直視本港為重新上市的首選地點,但迄今只聞樓梯響。內地另一出行平台嘀嗒出行(Dida)則搶閘第三度向港交所(00388)遞交上市申請,公司大部分收益來自向在平台提供順風車搭乘的私家車車主收取的服務費,並且已連續多年錄得經調整淨利潤,為唯一實現盈利的主要市場參與者。
滴滴出行和嘀嗒出行的具體分別在於,前者業務涵蓋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拼車、共享汽車、代駕、公交、單車、豪華車、自駕租車、二手車等12項業務,各項功能覆蓋城市廣兼用戶數量多,是內地出行平台的「老大」;嘀嗒出行則只提供順風車、出租車的兩項服務。
截至去年9月底,嘀嗒出行在全國366個城市提供基於App的順風車平台服務,擁有約1240萬名認證私家車車主,自成立起累計為約5740萬名順風車乘客提供服務。2022年首9個月,促成了約7210萬次順風車行程,同期交易總額約為46億元(人民幣.下同)。若按2021年數字計算,其為內地最大的順風車平台,以順風車搭乘次數計,市場份額約38.1%。
出租車業務方面,嘀嗒出行截至去年9月底已在86個城市提供了網約服務,亦已與西安、成都、廣州、十堰、濟南、齊齊哈爾和南寧的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及出租車協會開展全面的智慧出租車合作,並跟53個城市的出租車公司和市級或區級出租車協會簽訂合作協議或備忘錄。按2021年出租車網約搭乘次數計算,公司在內地出行平台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0.22%。
春節客量回到疫前
雖然嘀嗒出行會從出租車司機收取服務費,亦有第三方商家的廣告及其他服務產生收入,但大部分收入依賴來自向在平台提供順風車搭乘的私家車車主收取的服務費。於2020年、2021年、2022年首三季,順風車平台服務所得收益分別為6.72億、6.95億及3.9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89.1%、89%及91.1%。
嘀嗒出行於2020年、2021年、2022年首9個月總收入達7.54億、7.81億和4.28億元,若撇除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因素,經調整利潤分別為3.43億、2.38億和6540萬元。這意味自2019年首次盈利的嘀嗒出行,有望連續4年實現盈利,為內地順風車市場中唯一實現盈利的主要參與者。
隨着內地於2022年12月起調整防疫政策,全國經濟活動開始恢復正常,順風車及出租車服務的需求及供應已逐步回升。2023年春節假期前後的30天期間,嘀嗒出行的順風車搭乘次數已恢復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預期未來業績可回復增長。
市傳擬集資15.6億
嘀嗒出行於2020年10月及2021年4月計劃來港招股皆未成事,本周一第三度遞交申請,聯席保薦人除了海通國際及野村之外,新增了中金公司。外電引述消息指出,嘀嗒出行擬在本港公開招股集資約2億美元(約15.6億港元),預期股份最快6月掛牌,但上市規模等仍在討論中。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大行薦買入 中國燃氣值博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