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6日
中國重啟經濟活動的速度快於外界預期,國家衞健委於去年12月宣布,1月8日起正式將新冠病毒的風險等級降至二級,政策重點亦從防感染改為防重症,並一律取消集中隔離、識別密切接觸者,以及劃分風險區域等措施,「新冠肺炎」亦已易名為「新冠感染」,這意味中國為經濟重啟邁出重要一步。
陣痛過後經濟壓力漸紓
我們認為,中國迅速重啟經濟活動,有望令2023年人口流動及消費服務的復甦快於預期。較早出現疫情的中國城市,其流動性已在回升。北京及廣州等地的交通流量早前強勁回升,地鐵客量亦見反彈。至於航空交通方面,截至去年12月,國內航班數量持續上升,國際航班則穩定增長。
然而,截至去年12月的前瞻性指標卻仍低迷。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進一步降至47,低於市場預期。原因與新增感染個案激增,導致供應出現樽頸有關。同月非製造業PMI明顯降至41.6,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更跌至39.4。
不過,我們相信服務業PMI或已觸底,原因是較早達到感染高峰的城市,交通及人員流動正在恢復,將為消費帶來支持。即使外需疲弱仍拖累製造業活動,但所受的壓力亦可望逐漸紓緩。
隨着中國放寬防疫政策的速度快於預期,今年首季經濟活動的反彈力度或優於預期。由於2022年的基數較低,加上今年增長前景改善,全年增長預測可望上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或能回復至5%以上,這將取決於消費需求能否迅速復甦,以及支持性的財政及貨幣政策能否穩定房地產行業。
迅速改變防疫政策無疑是關鍵,但中國政府在互聯網及房地產領域的最新政策,也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或多或少反映之前限制性政策立場有所轉變。
加強政策扶持 活化融資
在互聯網領域,中國銀保監批准阿里巴巴持股的螞蟻集團,為消費金融公司增資至185億元人民幣。一半資金將來自螞蟻集團,其餘則來自中國本土投資者。消費金融公司擁有螞蟻的信貸技術業務,這些業務在2020年上半年便貢獻集團近四成收入。
自2020年底公開招股突遭煞停後,螞蟻集團一直與內地監管當局合作重組業務。今次獲銀保監會批准,被外界視為在消除監管憂慮上取得進展,標誌着政府限制互聯網行業的立場告終。同時,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於去年12月中指出,早前核查中概股審計文件的結果正面,暫時消除中國ADR的退市風險,提振中國互聯網板塊的投資情緒。
在內房領域方面,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早前指導銀行業及證券業監管機構,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增強資產負債表。公司需要審計師連續3年對財報作出「無保留意見」,且沒重大不良紀錄,包括公開市場違約,以及屬「系統重要性」房企等,以紓緩部分主要私營房企所受的流動性壓力。金融機構及監管部門可據指引及自身合規要求,制定新的優質房企「白名單」。援助範圍包括提供股權融資、貸款、成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及併購等。
作者為安聯投資亞太區高級經濟師。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經濟及投資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內銀春節前續對沖資金壓力 |
上一篇: | 愛旭盈喜 獲評跑贏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