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2月16日

譚曉涵 滬深港日誌

復常仍要等 股市暫橫行

國家統計局公布多項11月宏觀數據,在疫情影響下,消費數據跌幅擴大。幸好隨着防疫政策的轉變,內地經濟有望逐步復甦。不過,復常概念近期經過一輪炒作後,資金維持觀望態度,市場動力持續減弱。A股昨天表現尚算穩定,滬深指數分別下挫0.25%及上漲0.32%。

美國聯儲局再宣布加息0.5厘,雖然加幅已較此前幾次縮減,但市場期待中的結束加息,似乎仍遙遙無期。外圍股市昨天普遍下滑,滬指亦受拖累,昨天收報3168點,跌7點。

美加息令外圍情緒轉弱

內地目前仍維持偏寬鬆的銀根,美國加息或對外債較多的內地企業有較大影響,但對內地整體經濟影響不大。不過,美國加息令外圍市場情緒轉弱,近期缺乏方向的A股亦難免要跟隨向下。

最近兩周支撐A股向上的主要因素仍離不開復常概念。防疫政策放鬆後,投資者一度憧憬,報復性消費有望出現,將帶動經濟迅速回暖。不過,投資者似乎計漏了防疫鬆綁後疫情大幅擴散所帶來的問題。從內地社交媒體近期發布的消息看來,內地目前確診人數正呈幾何級數上升,不少人表示,全家或全公司已全部中招。留在家中養病的人甚多,除了買藥之外,其他消費暫時無暇顧及,經濟復甦仍要再等等。

統計局昨天公布多項宏觀數據,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挫5.9%,低於預期的-2.5%以及10月份的-0.5%;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升2.2%,低於預期的+3.7%及前值的+5%;1至11月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多5.3%,同樣低於預測的+5.6%及前值的+5.8%。

受疫情及封控行動嚴重影響的11月份,數據不太理想,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相信內地只要捱過未來一個多月的感染高峰,農曆新年過後,經濟有望迎來真正的復常。

官方目前正為明年的復甦做好準備,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十四五」期間要促進消費投資,提升供給品質,完善市場體系,激發內需,暢通經濟迴圈,令內需發展效率持續提高。

歐美經濟仍然面對衰退危機,加上美國有意加大對中國的制裁。對外貿易仍充滿變數之下,中國的確有必要擴大內需市場發展,令內地經濟足以抵禦更大的風浪。

未來一段時間,相信中央仍會推出更多促增長政策。不過,短期內民眾要做的仍是養好病。在經濟真正復甦前,股市或仍要徘徊一段時間。昨天,滬深兩市總成交金額進一步下降至7668億元(人民幣.下同),再創近兩周以來的新低,可見投資者入市意願依然偏低。

醫藥科技受資金追捧

市場整體動力不足,但個別醫藥及科技類股份仍受到主力資金追捧。眾生藥業(002317.SZ)成為昨天的吸資王,得到7.5億元的主力淨流入,股價飆7.42%。另外,將在內地銷售輝瑞新冠藥的中國醫藥(600056.SH),昨天亦得到6.5億元的主力淨流入,股價漲停。

另外,科技概念股通富微電(002156.SZ)、歌爾股份(002241.SZ)及北方華創(002371.SZ)等,昨日均出現在主力淨流入榜前列位置,分別錄得5.1億元、3.2億元及2.6億元的主力淨流入。

「滬深港通」北向交易連續兩日錄得淨買入,昨天北向淨買入額達到49.4億元。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最受北向資金青睞,昨錄得4.2億元的北向淨買入。外資似乎對明年內地經濟復甦充滿信心,趁近日大市靜下來,低吸優質股份。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