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1月21日

溫天納 納論神州

各省GDP差別大 穩增長須加力

參考今年第三季度全國各省市GDP數據統計,大部分省份經濟增長速度略有回升。今年頭三季度,有18個省份GDP增長速度高於全國水平,有12個省GDP總量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廣東GDP超過9萬億元,江蘇則達8.9萬億元。從GDP總量排名來看,各省份變化不大,上海GDP總量排名上升兩位,河北、北京GDP排名則各下跌1位。觀察GDP按年增長速度,大部分省份經濟增長速度對比上半年呈現回升,但與此同時,大多數省份仍低於前兩年複合增長速度,可見穩增長的力度需要加強。

工業生產漸返常態 投資趨穩

此外,今年頭三季度,有16個省份的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接近或超過疫情前,其餘省份的工業生產從月度走勢來看,也大多呈現延續復甦趨勢。當中,中部、西部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較快。青海、西藏等西部省份主要受疫情影響較小、出口增長速度較快,從而拉動製造業生產擴張。內蒙、寧夏、山西等省工業復甦或受能源生產擴張拉動較大。至於北京、上海,因受新冠肺炎衝擊影響明顯,工業生產仍處在下滑區間。不錯,筆者估計隨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各省工業生產將持續回歸常態水平。

得到政策支撐的多數省份,投資增長速度較為穩定。在頭三個季度,全國有14個省份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高於或持平於上半年,有17個省份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整體投資較為穩定。不過,各省普遍因房地產投資下跌,而受到影響。在中部湖北、河南等省投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主要受基建項目集中開工所拉動。至於東部投資省份,增長速度則較低,以廣東為例,頭三個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僅有3%,而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速度下滑13.5%。而後續出口增長速度回落甚至下滑,有機會添加製造業投資壓力。整體而言,各省穩投資的壓力仍存在。

消費復甦仍緩慢 受制疫情

另一方面,各省份社會零售額增長速度較常態化的水平距離較遠,消費復甦節奏依然緩慢。在今年首三個季度,有14個省份社會零售額增長速度為負,出現過疫情集中爆發的省份,有關增速下滑幅度較大。社會零售額增長速度靠前的省份大多沒有經歷較集中的疫情衝擊,但其增速也基本位於5%之下,消費看似持續疲弱。從內地四大區域劃分,東、中、西及東北社會零售額增長速度分別為負1.1%、2.8%、負1.0%與負4.6%,僅有中部6個省份在平均意義上實現了正增長。後續要觀察內地各省疫情,若存在散發,將有機會持續制約消費復甦,此外收入預期及消費信心的扭轉仍需時。

觀察另外一個範疇,內地出口重要省份的出口增長速度相對較低,進口重要省份的進口增長速度延續分化。今年頭三季度全國出口金額增長速度相較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回落,但依然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當中,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及廣東等省份的出口增長速度相對其他省份偏低。自疫情後,內地出口錯峰增長效應或主要出現在江西、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後續全國出口增長速度潛在下跌的壓力仍較大。首三季度全國進口金額增長速度呈現逐季回落趨勢,其中進口重要地區表現不一,北京及山東進口增長速度偏高或與上半年大宗商品價格上升速度較快相關,此外西部省份進口增長速度相較疫情前同期有較大反彈,這或與低基數較低有關。

人行較第二季度略偏樂觀

上周人行發布第三季度內地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國內外經濟形勢判斷不同。外需偏向悲觀,內需則偏向積極。首先,在海外,投資市場高度警惕經濟下滑壓力,特別是全球更廣範圍地蔓延的風險。內地經濟恢復發展基礎尚未牢固,有效需求復甦趨勢卻日益明顯。民眾預防性儲蓄意願上升,制約消費復甦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面臨收益不足的問題。

綜觀形勢,人行對內地形勢的判斷雖然較第二季度略偏樂觀,但尚未到貨幣政策收緊之時。故此,內地貨幣政策寬鬆的總基調不變,雖然對通脹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但綜合目前的經濟復甦現狀,政策不斷優化出台,疫情防控二十條和房地產十六條的效果逐步發揮,筆者估計內地貨幣政策將維持寬鬆,以寬信用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