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5日
2020年疫情大流行後,環球貨運量一直未回復疫前水平,而且今年初俄烏戰爭爆發,令個別農產品供應受重創,市場擔憂糧食供應短缺,直接造就農產品價格水漲船高。彭博農產品分類指數便在這客觀環境下節節上揚,於5月17日曾飆至79.85的8年高位,相對2020年中谷底,累積升幅達1.3倍,大幅跑贏同期不少股市。
期貨長倉銳減
然而,客觀環境因素尚未改變前,在一片樂觀氣氛下,農產品價格近個半月以來卻反高潮輾轉下滑,由今年高位計迄今已下挫17%。從資金流向角度看,反映基金經理在11種農產品期貨綜合持倉的變化可見,淨長倉數目由4月下旬的124萬張開始徐徐下滑,截至上周二(6月28日),淨倉數目縮減近半至只有64.5萬張,重返2008年第三季低位【圖】。
至於統計36隻主要農產品ETF資金流向,在剛過去的6月份也錄得巨額資金流出,涉及金額是創有紀錄以來新高的4.6億美元,在在反映農產品近年半以來的漲勢頗有退潮的味兒。
為何前述利好因素並未出現改變之前,農產品價格這隻黑馬資產卻已率先「脫腳」,背後究竟有何玄機?是否意味糧食危機並非如坊間想像般嚴重呢?相信暫難找到確切的答案。
無論如何,投資者無謂跟市場對着幹,值得注意的是,農產品期貨倉位與彭博農產品分類指數按年變化有甚高的相關性,關連系數高達0.84。換言之,基金大戶倉位繼續縮減下,農產品價格短期壓力不輕。策略上,宜先減持相關資產的敞口為妙。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編者按:呂梓毅《港股追勢36計──入市必讀重要指標》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豬肉概念跑出 醫藥股再落鑊 |
上一篇: | 電動車熱潮未減 鋰業股前景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