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3日
近年主題基金人氣急升,背後原因不難理解,它們令投資於塑造未來並獲大幅報道的主題變得簡單,也方便投資者作出預測及把資金投放到感興趣的範疇中。
主題基金按特定主題聚合股票,為投資者提供順應趨勢入市的工具,省卻對個別公司作深入分析。在許多情況下,市場會期望基金投資者而非基金經理找出跑贏大市的主題。問題在於投資者對這方面並非特別擅長,但他們絕不孤單。專業的主動型基金經理雖擁有更多資源、培訓和經驗,同時全職投身投資工作,惟也很難跑贏基準指數。
基金猛升估值失彈性
投資者的期望、引人入勝的故事,再加上惟恐錯失機會的心態,均導致投資者追逐主題基金回報。2020年散戶紛紛入市,令主題基金市場起飛。一如所料,許多基金適逢其會,回報可觀。
由新冠疫情引發拋售所衍生的牛市,引領主題基金進入「新黃金時代」及迷因股(meme stocks)熱潮,迷因股主題基金乘勢而起。全球人類因疫情留守家中,投資者在社交媒體上看好的Peloton及Zoom等公司因此受惠。在美國的基金公司亦以在家工作為主題推出3種交易所買賣基金(ETF)。Reddit股票討論區WallStreetBets開始進入投資者日常話題,Tesla、「科技女股神」伍德(Cathie Wood)和方舟投資(ARK Invest)受投資者崇拜,成為關注焦點。
這類主題ETF回報非常吸引。以美國市場為例,2019年5月前上市並於2022年4月仍存在的111隻主題ETF中,有50隻於2020年上漲逾50%,另外17隻同期的年度回報率超過100%,當中有5隻來自伍德的方舟投資。主題基金的吸引力顯而易見,多隻基金在2020年的回報都有可能改變投資者一生,而它們的投資論點很容易理解。但隨着這些基金不斷攀升,估值已經失去彈性,很多基金在2022年大跌。
接近見頂時蜂擁入市
基金的時間加權總回報可能會造成誤導。雖然它們準確描述基金表現,卻無法捕捉投資者經歷。資金加權回報(又稱投資者回報)考慮投資者買入和沽出時間,一般來說,基金表現(時間加權回報)與投資者表現(資金加權回報)之間存在差距。這亦是主題基金過去3年的狀況,表現炙手可熱往往是大量資金流入的前奏。隨着資金湧入,回報驟降、停滯不前,最終轉盈為虧。回顧過去,許多投資者在接近摸頂時大手購入主題基金,於過程中失望而回。
為更了解投資者的主題基金投資經驗,筆者計算2019年5月前推出,並續存至2022年4月的111隻以美國為主題ETF的資金加權投資者回報。筆者在【表】中,根據ETF於晨星主題基金分類中所屬的廣泛主題,把統計數據概要分組,再研究111隻基金3年總回報與其投資者回報之間的差距。這些基金通常有兩個失敗原因。首先,有71%基金未能跑贏基準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ETF(VTI)。換句話說,它們的時間加權回報令人失望。更壞的情況是,投資者回報比總回報平均低11.4個百分點,反映投資者在市場熱忱、估值和資產均見頂之際蜂擁入市,以求追逐回報。
作者為Morningstar被動式策略研究總監。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投資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貨幣政策如何從美國輸出 |
上一篇: | 站在「巨人」肩膀茁壯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