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11日

紅猴 財智博立

熊市進場 勇氣紀律不可缺

全球主要股市指數(以美元計)自去年高位大幅回調,中港美股市中,期間不少股票價格下跌超過50%,加上不明朗因素接二連三出現,至現時仍然揮之不去,可算基本符合熊市定義。

有一個長期(超過30年)平均回報理想的長倉基金,其基金經理曾說:「要在熊市取得成功,你只需做一個買家。當你買入一隻股票時,股價繼續下跌屬熊市正常情況,直至某一刻便會轉為上升。在熊市時買入的股票,所產生的內部回報率(IRR)往往是最高的。」

有心理準備愈買愈跌

此說法為豐富經驗之談,絕對值得重視,但要執行起來卻非字面意思那般簡單。首先,買入的股票需要是擁有優質生意公司,可以順利過渡經濟不景氣時期,甚至汰弱留強後變得更強;另外,首次買入時估值亦需要便宜,估值基準也要考慮經濟較差時的狀況;還有,投資者要具備長線投資思維,有心理準備股價愈買愈跌,自身不受股價短期波動左右,同時預算吸納股票的資金須被綑綁一段時間,不會因此影響平日生活所需。

在熊市中買入股票,就如火中取栗,大部分投資者不會冒這個險,選擇靜觀其變,惟正因不願冒險,所以他們不會在跌市底部時入市,因為那時壞消息充斥市場,他們會認為仍未跌完;也不會在跌市底部反彈一段短時間後入市,由於那時仍認為市場上的好消息將一瞬即逝,大市還會再跌並見雙底,甚至下試新低;亦不會在跌市底部反彈一段長時間後入市,因為那時會認為已錯過最佳入市時機,股價相較底部已漲不少,將乏力再升並回調。

以上提及的3種憂慮,現實上有時真的出現,有時卻不會,機會便一去不復返。如現時恒生指數自5月低位反彈約15%,會繼續上升還是回落再試低位,身在其中時根本是一片迷霧,市場意見紛陳,往往待事後才一清二楚,故在熊市中買入股票,心理質素及紀律才是最重要。

根據多年觀察所得,選擇靜觀其變,不願冒險在熊市時買入股票的投資者何時才會重新買入股票?一般是在牛市中後段,大家也放下戒心,認為風險較低時才會再次進場,不過實際上,這往往是風險較大的時候。

回想十多年前的金融海嘯,恒生指數由2007年10月的高位約32000點跌至2008年10月的低位約10700點,一年跌幅達67%,相信現時許多投資者未曾經歷,卻是一個很好的試煉,可以藉此把投資水平提升至另一層次。

相信股票可回歸真正價值

筆者當時在恒生指數跌至18000點時也因市況不明朗而停止吸納股票,僅維持組合五成持股,進可攻退可守,直至恒生指數由低位回升至14000點才再次累積股票。那時美國量化寬鬆(QE)已推出,但市場仍半信半疑,有些更認為QE會拖垮全球經濟,股市將再試低位,所以在此水平開始分段買入股票,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紀律性,以及對股票可以回歸真正價值的信任。

根據我的觀察,不少投資者要待形勢塵埃落定,普遍認同QE有正面效用時才重新投入股市,那時恒生指數已升到21000點至22000點,而接着5年也於此水平上下徘徊。若自行計過數,在自身可承受的投資風險及理財考慮下,熊市累積股票其實是一個中長期跑贏大市的好方法。

作者簡志健(紅猴)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