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1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價格決定論述 通脹奸都變忠

3月31日,周四。2022年首季落幕,港股表現固然充滿戲劇性,美股波動也令許多投資者吃不消。回顧這三個月標普500指數的走勢,你就會明白何以低買高沽是理想、高買低沽是常態。

美股在今年第一個交易日(1月3日)便創了歷史新高,以為是好兆頭,迎來的卻是一輪幅度不小的調整,標指隨後八星期從高位回落13%,3月8日收市低見4170點。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美股去年漲近三成,惟踏入新歲僅兩個多月,近半升幅已被蒸發,正所謂愈窮愈見鬼,風高浪急之際,想搵個好友睇吓都難。然而,三個禮拜後,標指自低位勁彈一成,年初以來跌幅收窄至僅3.5%!

高買低沽屬常態

股市創造與摧毀財富之快,多數人根本無法反應過來,愈跌愈恐慌乃人之常情,但價格回升只有更急,慨嘆情緒主導做錯決定者不計其數。

傳媒有報道即時動態之責,不論經濟、政治抑或市場,涉及太多「前瞻」元素難免影響客觀性,但作為投資者,必須謹記的是價格(price)決定論述(narrative),當標題一窩蜂聚焦某些熱門事件時,價格極可能已充分反映相關因素。那不等於每次以逆向思維操作都會贏,惟明白論述取決於價格,至少有助隔除標題(不論好壞)對判斷的干擾,減低因情緒而犯錯的機會。

試舉一例,大家很容便知道老畢想說什麼。美股3月8日觸底前,媒體標題離不開地緣政治、通脹失控、加息收水,三者「共冶一爐」,股市談何見底?三星期後,標指從低位回升10%,標題調子一轉,隨時變成股票有助對沖通脹,吸引投資者買入。頭尾不過二十來天,俄烏談判到底如何言人人殊,美國加息則是鐵一般的事實,但通脹怎麼由三周前推低股市的重大風險,搖身一變成為強勁反彈的動力?

長線投資忌亂猜

答案其實很簡單,價格往反方向走,通脹奸都變忠,一切都是fit a story into the price而已。標題滯後,市場前瞻,這是投資者必須接受的「硬道理」。老畢可以打個賭,傳媒圍繞通脹、地緣政治、利率的演繹,將視乎美股在復活節前能否再創新高,而非市場對標題作出反應。

對短線投資者來說,十個消息九個淡,以輸得起的錢反方向押注,周不時會帶來驚喜,但能否如願形同賭博,輸贏得由市場說了算。不過,長線投資者只需把重心放在理財目標,確保資產配置多元化、能覆蓋不同周期的經濟情景,那便足夠。不斷猜測市場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只會打亂長線投資的目標和規律,諸如強積金每月升跌一類短期表現,放在心上實屬無益。

轉個話題,老畢昨天講美國校園「股神」出少年,文內提及賓夕法尼亞州一位中學女生,10周內把10萬美元模擬資金炒上55萬美元,以此佳績,打職業賽都夠班有餘。基金經理肯定不認同,多半還會反駁說,10個星期作什麼準,細路女好運罷了。

芬佬去年又跑輸

這也許大有道理,但剛看過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每半年發表一次的SPIVA報告,比較主動管理型基金相對各自基準指數的表現,結果令在下有點意外。報告顯示,整體而言,去年跑輸股票和債券基準的互惠基金佔總數80%。換句話說,10隻基金只有兩隻跑贏大市。若說時間可以證明投資者實力,那麼「少女股神」大概有理由反唇相稽吧?

老畢覺得意外,主要因為2021年價值/周期股一雪前恥普遍回勇,而新經濟/增長型股份則血流成河,低估值罕有地KO高估值。

以往基金經理戰績低落,總是抱怨市場不理性,又或幾隻科技龍頭主宰指數命運,根據基本因素揀股猶如逆水行舟。去年終於風水輪流轉,主動型基金若能把握板塊輪動契機調兵遣將,理應報仇咁報,大幅度提升戰績。實情如何,證諸SPIVA報告,答案已寫在牆上。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