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6日
理財以人為本,每個人或家庭的情況各異,所關心的問題自然不一樣,在「移民理財」這領域更甚。去年有金融機構的調查顯示,在英國逾半年輕投資者擁有加密貨幣或曾經參與加密貨幣交易;相比之下,只有25%年輕投資者會購買股票。事實上,參與加密貨幣或資產交易絕非成年人專利,印象較深的是去年有一名來自英國倫敦的12歲少年,靠自學創作出一系列NFT(非同質化代幣)作品並熱賣。
香港的情況亦然,加密貨幣偏向屬於較年輕群體的話題。在香港買賣加密貨幣,投資者最關心的當然是投資問題,即價格升跌,若有移民打算,與其他傳統投資產品一樣,考慮必須更認真和全面,至少包括稅務問題。
善用資產增值稅個人減免額
加密貨幣雖稱作「貨幣」,惟全球大部分國家或地區,包括英國,並不視其為「貨幣」或「現金」,普遍歸類為「資產」。因此,英國稅務居民買賣加密貨幣,通常要留意資產增值稅。在一般情況下,投資者毋須在買入及持有加密貨幣期間繳交資產增值稅,只須在賣出時繳稅,稅率視乎個人稅階而定,可高達20%。
關於「賣出」,更精準的描述涵蓋賣出加密貨幣換回現金或其他加密貨幣、加密貨幣和「穩定幣」之間的兌換、以加密貨幣消費換取商品或服務,以及贈送加密貨幣予他人等。簡言之,若賣出、交易、消費及餽贈均須保留充足紀錄,以供報稅之用。由此可見,稅網已覆蓋各種可能性,可謂滴水不漏,那是否有慳稅的空間呢?
每名英國納稅人均享有資產增值稅的免稅額,現時是1.23萬英鎊(約12.7萬港元),所以是否需要繳交資產增值稅,視乎該年度的獲利。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如果送贈加密貨幣予配偶,則毋須繳納資產增值稅,也沒有限制送贈總值。當然,配偶其後賣出加密貨幣時,仍須繳納資產增值稅。這是通用原則,但亦是可用於慳稅的潛在辦法,特別是加密貨幣此種交易靈活的資產,錢包與錢包間的「轉賬」,點擊數下即可完成。
保留虧蝕紀錄抵消其他進賬
由於每人均有資產增值稅免稅額,倘用盡夫妻二人的免稅額共2.46萬英鎊,相當於約25萬港元的免稅額,加上規劃得宜,若夫妻雙方都處於較低稅階,資產增值稅的稅率僅10%。因此,筆者經常提及,移民後的理財策劃更應該以家庭為整體去考慮,不要白白浪費可用而沒有善用的免稅額。
此外,資產可增值亦可帶來虧損,特別是加密貨幣種類繁多,升跌幅也比較大,妥善保留交易紀錄用於申報虧蝕,以抵消該年度的其他資產增值,不失為可以考慮的慳稅辦法。最後,以上只是通用資訊,非法律及稅務意見,移民者宜就自身情況進一步諮詢相關專業人士。
作者為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主席。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移民理財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為投資做足「抗震」準備 |
上一篇: | A股牛皮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