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26日

陸永 財經coffee

中國人口老化推高世界通脹

2021年內地出生人口為1061萬人,總人口淨增長僅48萬人,這是自2016年起廢除「一孩政策」之後,中國連續第五年錄得出生率下降。至於許多經濟學家都關心的撫養比方面,翻查2020年數據,中國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佔總人口的18.7%,遠遠高於2010年的13%。2020年出生人口1200萬,是1961年以來最低,撫養比提高到45.9%,相較2019年撫養比只有41.5%;今時今日數據應該遠遠高於2020年的數字。

中國出生率下跌、結婚率下降,以及撫養比上升,國家人口老化已成國情,對內地政府而言,生育數字下降的「大山」主要有教育、醫療保健和房地產,北京為消除家庭壓力,覺得需要解決人口挑戰並實現共同富裕,這3個行業在內地都受到相當大程度的負面影響,一間又一間企業倒下來。

對一般市民而言,睇富人被打壓都是「吃花生」,沒有什麼大不了,因為始終富人都是佔社會的少數,長期來說,政策干預為企業的創新及發展帶來不確定性,最終社會共富,但餅就細了。

勞動生產力不及當年便宜

中國老齡化對外國又有什麼影響呢?過去的40年,中國擔當世界工廠的角色,全球印錢都沒有出現大幅通脹預期,科技的進步及中國生產廉價商品並藉此淹沒全球市場,令到世界通脹下降,而當時中國靠的是人口紅利,高生產力的結構為中國提供龐大的勞動力,內地人用相對低的工資努力工作,全球化令中國融入世界生產和貿易網絡,最終發達經濟體享有低通脹,而資金就流向資產,資產上升創造財富。

不過,中國勞動年齡人口規模萎縮,由1980年至2015年間實施的獨生子女政策,未來幾年人口規模減少的趨勢將會加劇,世界上應該沒有其他國家會以內地的速度和規模老齡化。

當年西方企業渴望把其生產線轉移到亞洲,以便從這些地區的低勞動力成本中獲利,如今供應減少,勞動生產力亦不是想當年的便宜,哪個國家可以取代當年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

內地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相對於資本的議價能力增強,與前幾代人相比,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工人將要求更豐厚的工資待遇,對全球其他國家而言是通脹復甦誘因。

歐美紛遷回生產線成本增

除了中國人口問題,中國與西方之間日益加劇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都提升通脹壓力,美國和歐洲的工業正在努力跟上中國製造商的步伐,從前向世界工廠買的東西,今天自己建立整個供應鏈(例如電動汽車電池的生產)。

正如上星期一文所說,中國未來努力擺脫對美元的依賴,而美國亦落力擺脫中國的生產依賴,更多業務以往轉移到中國的西方公司,今天帶回國內本部,高成本和低利潤,亦是帶來通脹的壓力。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hkej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