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6日
俄羅斯與烏克蘭戰事所引發的資金外流問題,令港股近期持續大幅波動,但只要中國守得住,不牽涉任何驅逐外資的行動,相信資金稍後仍然會逐步回流。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才是困擾本地經濟最嚴重的問題,不過隨着每日確診人數見頂回落,以及疫苗注射的人數持續增加,香港似乎已接近群體免疫。經濟復甦在望,本地概念股有望逐步反彈。
港保持開放 外資終回來
作為一個外向型的經濟體,不論是資金還是病毒的來或去,似乎都並非由香港說了算。俄烏戰事爆發後,俄羅斯與西方多國互相扣押資產的行為,令親西方與其他新興市場之間的互信受損,全球化趨勢難免受阻。近期,外資由港股及A股撤離,正正是由於歐美資金對中國市場的不信任所造成。
然而,中國現時仍然堅持中立,不願過度牽涉俄烏戰事之中。始終中國經濟尚未強大到足以與西方正面抗衡,保持中立才是明哲保身的最佳策略。內地抗疫及經濟發展依然是當前中國最專注的項目,短期中國不可能如俄羅斯般與西方對着幹。
只要市場擔憂的衝突不出現,中國亦沒有對來華投資的資金作出任何限制,相信市場的恐慌及資金外流問題,不會持續太久。當前,資金來或去,並非香港可以決定,香港市場除了保持開放之外,亦沒有其他招數可施。
對於新冠病毒,香港雖然亦嚴防了兩年多,但變種病毒Omicron的出現,令香港社區完全失守。目前累計感染人數超過百萬,死亡人數更達數千人。有專家估計,真正染疫人數可能已達200多萬人,加上已有560萬人接種了兩針疫苗,香港已基本上達到群體免疫。
新增確診人數持續回落,近月香港雖然經歷過去兩年來最艱難的日子,但情況似乎已開始好轉。不少人經過染疫及康復後,亦成功獲得抗體。Omicron在年輕人身上,症狀大多較輕微。
零售餐飲旅遊或跑贏大市
看到身邊愈來愈多人成功康復後,港人似乎大多已接受了與病毒共存,尤其經過親身體驗後,市民對新冠的恐懼已逐步消除。雖然大家仍會透過減少聚集以及戴口罩等方式,減少感染風險,但在心理上已坦然得多。
隨着染疫人數回落,市場更為關注如何推動經濟發展重返正軌。始終零售及餐飲業不可能長期停滯下去,政府亦不可能無限量對相關企業及人員進行補貼。企業目前是時候思考,如何在與病毒共存下,重啟業務。
當前位處谷底的零售、餐飲及旅遊業股份,短期或可跑贏大市,迎來較強勁的反彈。然而,過去兩年來,企業累計的虧損不少,要收回失地或仍有漫漫長路,打算撈底的投資者仍需三思。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國人口老化推高世界通脹 |
上一篇: | 中港未脫政治市 風雲驟變存暗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