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2月26日

梁天卓 經濟3.0

解決奧運超支的困難

奧運成本超支並不是什麼新聞。根據報道,中央政府在這次北京冬奧的預算是39億美元(約304億港元),不過有幾家外媒估算,最終埋單將遠超此數:《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估計最終成本是88億美元,《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更預測北京冬奧超支10倍,開支是歷來所有奧運(冬季及夏季)的第二高!這接近400億美元的開支,僅次於2008年京奧的420億美元。

歷屆多數蝕錢收場

中國不是唯一「貼錢」舉辦奧運的國家。上屆日本東京奧運原本預算開支為73億美元,但據一份日本政府的審計報告顯示,真實支出應為280億美元,是原本預算的4倍左右。另外,6年前的巴西里約奧運最終埋單成本約140億美元,超支高達352%。然而,歷來超支最嚴重的,可能要數到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夏季奧運會,當時蒙特利爾政府的最終開支是原本預算的7倍有多!最終政府要向市民開徵新稅填補,結果在30年後才能成功還債。

有研究發現,從1960年起基本上所有奧運都是超支收場,在扣除通脹因素後每屆平均超支更高達172%【註】!研究的其中一個結論是,相比其他基礎建設如公路、橋樑和水壩等的開支,舉辦奧運會是所有大型建設項目中超支最嚴重的:the highest overrun on record for any type of megaproject。換句話說,舉辦奧運是大白象中的大白象!

舉辦奧運的成本高昂有好幾個原因。其中一個屬主要的是舉辦城市通常本身都缺乏足夠的比賽場地,因而要大興土木興建各種場地應付不同的比賽需求。舉個例,上屆東京奧運興建不少(臨時)場地的成本便高達150億美元,這還未包括興建國立競技場和奧運村的費用。

又例如今屆北京冬奧,中央政府為了連接北京市和張家口的場館,專門修建了一條成本數以億計美元的高速鐵路。當然,部分場館或基建可以再用,亦在一定程度帶旺當地經濟,但絕大部分情況下,這些臨時建設或專門為奧運而興建的基建,在日後有多大價值實在存疑。

不再巡迴舉辦是否可行?

從資源分配的角度,每兩年就有一個城市要為舉辦奧運(夏季與冬季)而大興土木其實不甚划算,奧運巡迴在全球不同城市舉行實在是勞民傷財。有人就因此提議,與其巡迴在全球各地舉行,倒不如以後的奧運會都在同一城市(例如在1984年已舉辦過一屆奧運,體育基建十分發達的美國洛杉磯)舉行,又或者國際奧委會可以在某一地方(例如奧運發源地希臘雅典附近)從頭興建所有基建,着令以後的奧運會都在此舉行。

不過,這似乎難以成事。一方面,雖然不少國家和城市的領導人明知「體育的經濟貢獻是零」,但仍然積極申請舉辦,因為奧運會對他們來說有一些「經濟以外」的效益;另方面,沒有每幾年一次選擇奧運城市的「大龍鳳」,國際奧委會成員就不會被各國領導人捧成上賓,他們的重要性和「價值」肯定會今非昔比。試問手握選擇奧運城市遊戲規則大權的他們,又怎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呢?

註:Flyvbjerg, Bent, Alexander Budzier, and Daniel Lunn(2020): "Regression to the tail: Why the Olympics blow up,"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Economy and Space, 53(2), p. 233-260.

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