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1日
歐羅區1月通脹數據令人震驚。消費物價指數並未如彭博共識(Bloomberg consensus)預測般,從按年5%下降至4.4%,反之更較去年1月上漲5.1%。共識的預測可能從未與真實數字相差如此之大。通脹急飆主要是能源價格上揚所致,有關價格單在1月份便按月提高6%,與此同時,雖然核心通脹較去年12月低,但跌幅仍少於預期。這突顯主要由持續供應瓶頸所致的價格壓力廣度。
2月初公布的去年1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便印證了這趨勢,有關指數按月和按年分別上升2.9%和26.2%,為過去25年來最極端;即使撇除能源價格,但有見及很多中間產品(intermediate goods)變得更昂貴,生產者物價指數依然較去年同期上升10%。鑑於這些通脹數據,我們對於未來數月價格預期處於極高水平並不感意外。市場應審慎詮釋對價格的預期,因為調查受訪者通常具有很高的適應性預期,意味他們對未來價格的預測推斷只單純基於近期趨勢。然而,這次是在勞動力市場相對緊張的大前提下發生。
1月失業率降至7%,是自歐洲貨幣聯盟成立以來的最低位,幾乎可以肯定這是為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經濟影響而實施擴張性政策的結果。
工資上漲是時間問題
目前,工資並未上漲,而今年亦不太可能出現顯著增長,因為未來數月只有少數工資談判進行,但或許只是時間問題。愈來愈多服務業和工業領域公司報稱人力短缺,工資多年來停滯不前,員工要求更高工資以補償上漲的物價並不令人意外。
歐羅區早前還發布2021年第四季GDP數據,按季增長0.3%,接近預期,這同時證實了供應瓶頸和能源價格高企,對家庭支出及企業投資構成壓力。我們只對第一季情況稍微樂觀,由於更多人具有免疫力及天氣轉暖均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率,可能令大多數國家放寬抗疫限制,因此預計第二季出現強勁反彈。
歐洲央行在政策會議上亦注意到:①通脹遠超其最新宏觀預測時的估計;②勞動力市場漸趨緊張及③經濟增長前景良好。行長拉加德為接下來的會議打開了收緊貨幣政策的大門,惟她重申,今年不太可能加息的訊息,也沒有反對市場定價,但她通過確認三點:加息只會在資產購買計劃結束後發生、指向低工資增長環境、自己不想看到歐洲央行「貿然行事」以抑制提早加息的預期。不存在工資壓力證實潛在的通脹趨勢幾乎沒有變化,所以2024年的數字不太可能在6月或9月前上調,亦因此尚未滿足到提早加息的條件。
減少買債更為合適
然而,目前的經濟數據並未支持繼續購買資產。我們認為加快減少債券購買更為合適,對政策利率的預期亦正在審核中。
作者為瑞士嘉盛銀行首席經濟師兼經濟研究分析部主管,曾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職。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經濟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項目管理虎頭蛇尾注定失敗 |
上一篇: | 應對中國人口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