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5日
2021年,Tesla(特斯拉)在全球一共售出93.6萬輛汽車,按年增長高達87%。但是傳統車廠如通用汽車、福特等的銷量均按年下跌,幾乎無一不受缺芯問題影響。研究機構AutoForecast Solutions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26日,缺芯造成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達到893.4萬輛,其中,中國市場累計減產181.4萬輛。因此,去年市場就曾出現汽車經銷4S店高價收購二手車、部分車企交付缺少部分零部件的車型、二手車價值不跌反升等奇葩現象。
當整個行業幾乎被芯片問題折磨得死去活來,那為何Tesla卻可以獨善其身?是否因為Tesla每年的年產量遠低於其他傳統車廠,所受到的影響較少?但我們看到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如蔚來等,也反覆在業績發布會上提到車廠受到缺芯影響,故產量較少應該不是藉口。
在拆解Tesla的秘訣之前,我們先要明白一輛汽車需要的芯片數量可能已經超過1000個,牽涉到不同的微控制器(MCU)、傳感器、計算芯片等,豪華車所需的電子零部件也就更多,當只要有部分芯片供應不足,車輛便無法製造。投行Morgan Stanley曾於去年10月報告分析Tesla如何能夠找到足夠的芯片造車,當中提到確保供應有幾大原因。
自研與高速應變整合能力
第一,Tesla擁有自研芯片和快速應變的能力。Tesla曾於2021年第二季度公開提到自身是如何應對缺芯問題,並指集團的工程師和軟件團隊早於第一季度留意到零部件供應短缺後,便開始着手解決問題。為減輕芯片短缺的影響,Tesla的電氣和和固件團隊正在設計、開發、驗證新的MCU,總類達到了19種。
Tesla很早意識到電動車核心技術在於電池、芯片及相關軟件,所以其核心部件和技術大都選擇自建工廠或自研。當面對芯片短缺時,集團便能夠比其他車廠更快地重新編寫運用芯片的軟件(Elon Musk提到其團隊只花上兩至三周的時間),從而可以用不緊缺的芯片去替代緊缺的芯片,以滿足產能需求。
第二,Tesla擁有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這間應該是全球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廠商,因此其能夠更早地了解到供應鏈的情況,並且用上多家供應商保證供應。同時,Tesla擁有很強的談判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優先供應。
供應商看好發展予支持
第三,Tesla雖然規模不算巨大,但供應商非常看好其發展,大都認為其在未來數年能夠繼續高速成長,有望成為大客戶,故傾向維持較好合作關係,盡量維持其芯片供應,或許更能帶來長期價值。
總的來說,Tesla在Elon Musk(馬斯克)帶領下還是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他是近代最優秀的工程師、企業家和夢想家,我們依然對其領導的Tesla抱有信心,並期待其發展計劃能夠進一步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和體驗。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持有Tesla,並隨時買入或賣出
作者為博立聯合創辦人、基金經理、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科技能解決的社會問題 |
上一篇: | Take-Two「犧牲」股價購Zyng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