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
2021年進入尾聲,年末正是總結成果和預計明年趨勢再作部署的時機。
全球形勢和大國博弈波譎雲詭,不要說普羅市民看不透,連部分智庫組織、投資銀行,甚至政府都未必能夠掌握。雖然投資者都是順勢而為,但是都要多了解大趨勢及其影響因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為4.9%,個別國家中增長最高的是印度,有9.5%,另外中國8.4%、美國5.2%、英國5%,均在全球平均數之上。各國疫情、地緣政治、供應鏈干擾程度,都對該國的經濟增長有影響,但是左右世界大局最關鍵的因素仍然是中國與美國。
美加息或致泡沫爆破
先說美國,通脹約在5.4%,有加息壓力,但是失業率仍然高企,今年10月達4.6%,較疫情前的3.5%高,加息陷入兩難。有投資銀行估計,美國加息和收緊貨幣政策在明年5月開始。量化寬鬆政策已實施十多年,在本土與世界主要大城市都形成一定資產和股市泡沫,加息會否戳破泡沫造成世界金融危機為最大變數。
中國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12月10日結束,總結2021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和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當中有不少訊息對了解國家經濟政策有重要啟示。
內房債務問題未明朗
會議的結論是「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要求「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六穩」早在2018年為應付中美貿易戰而提出,指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保」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六穩六保涵蓋中國經濟民生的主要方面。
較為悲觀的看法是,部分外國傳媒提出近日的恒大和佳兆業等債務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加上房地產市道低迷恐會觸發全面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然而亦有分析稱,這些是中央「去泡沫化」的策略,加強監控樓市、調節股市波幅沒有大上大落,加上人民銀行於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釋放1.2萬億元人民幣資金,目的是保持資金流動性和對基層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支持,這也是「穩」、「保」的行動。
強積金有美國股票基金和中國股票基金,5年期年率化回報範圍,美股基金13.74%至22.3%,中國基金是-1.34%至8.73%。10年期年率化回報範圍,美股基金11.2%至16.21%,中國基金是4.38%至7.3%。無論美股泡沫爆破、增值時代結束,還是中國能以行政手段保持穩定,都會是明年關鍵變數。作為退休計劃,要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退休時間和目標,不宜以強積金捕捉短期波動,有疑問可以諮詢理財策劃師。
作者為特許財富管理師,曾任香港財務策劃人員總工會理事長。他為《信報》/信網撰文,與讀者分享管理強積金心得。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投保意外險 生活更安心 |
上一篇: | 串流平台成主流 YouTube享慣性收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