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2月25日

曾國平 經濟3.0

思想發展的偶然與可能

1945年5月7日,德國無條件投降。幾星期後,經濟學者勒舒(August Lösch)死於德國拉策堡,終年只有38歲。從此他幾乎湮沒於歷史中,其事跡和學說,直到數十年後才被陸續發掘出來。

禍不單行的經濟學說

勒舒是活躍於兩次大戰之間的經濟學者,毫無疑問是個天之驕子,師承當時仍在德國教書的傳奇人物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且拿了兩次洛克菲勒獎學金到美國訪問,二十多歲已經發表了大量德文著作,後來更在頂級學報刊登一篇文章,比美國的Alvin Hansen更早指出人口波動與經濟盛衰的關係,開啟了今天仍然流行的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論說。

不幸的是,當勒舒的生產力處於高峰,二戰槍聲響起,反對納粹主義的他拒絕流亡美國的機會,不肯入黨的他失去了學院的工作。戰爭期間,他一面從事地下反抗運動,一面在極度惡劣窮困的環境下繼續研究。好不容易捱過了戰爭,勒舒卻在盟軍醫院中感染猩紅熱,不久就因而去世。他僅有的幾個學生也全都歿於二戰當中。勒舒剩下的學術遺產只有未完成的經濟學著作。

可是不幸還陸續有來。勒舒的助理和遺孀不知如何處理大量文稿,於是委託名重當時的德國經濟學者Walter Eucken代為整理出版。只是不出幾年,Eucken獲海耶克邀請到倫敦經濟學院作演講,就在台上心臟病發倒下去世。勒舒那些文稿從此就在冷戰期間不見天日數十年。

勒舒的舊同學Wolgang Stolper的命運好得多,在納粹上台前已移居美國,他跟熊彼得的另一學生、諾貝爾獎得主森穆遜(Paul Samuelson)提出的Stolper-Samuelson定理,已是經濟學理論的經典,至今仍是國際貿易的基本內容。原來在勒舒在去世前,曾把不少文稿寄給Stolper保管,後來就存放於其任教的密歇根大學。只是在1981年,密歇根大學一名員工據說因不滿被解僱,一怒之下縱火燒掉了經濟學系大樓,勒舒的遺作就跟系內的其他初版經濟著作、名家手稿一併湮沒於火海之中。

命運似乎在千方百計地阻止勒舒的思想流傳。

這個坎坷得有點荒謬的故事,是一位來自瑞士的同事告訴我的。他近年埋首整理勒舒的信件和文稿,跑到不同的圖書館收集文獻,為的就是勒舒學術思想可以完整地重見天日。

諷刺的是,勒舒強調從空間(spatial)角度分析經濟活動聚合分離的進路,今天在經濟學多個範疇中都相當流行,只是行內人未必知道有勒舒這個半世紀多以前的思想根源而已。

尋找失去了的聲音

如果勒舒逃過二戰一劫,城市經濟學、貿易理論以至宏觀經濟的發展會有什麼不同?從歷史到科學,一直都在問這種「如果」(what if)的問題,既為「反事實」(counterfactual)的想像而費煞思量,亦替那條沒有走的路(the road not taken)而感嘆和可惜。像勒舒這種不幸例子,歷史上實在多不勝數。

早前細讀中國社會學者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的英文原著,就深為其清晰思路和創意吸引,只可惜他六十年代回到祖國以後,餘下的幾十年再也沒有發表重要著作。若果他當年留在美國,會繼續為社會歷史學作出什麼貢獻?常聽說歷史沒有「如果」,但人性就是喜歡往「如果」的方向想,想像一個從未存在過的情景,想像一些沒有發生的事情,想像現實世界以外的其他可能。

學術思想的發展充滿偶然。活躍於錯誤的年代,提出不合時宜的想法,以至人生中一個小小的錯誤選擇,已足以讓有意思有潛力的作品石沉大海。相反,配合天時地利,有價值的思想就可以在良好的環境中發揚光大,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學者建構改良,人多勢眾漸成建制,既降低後來者繼往開來的固定成本,亦增加對現狀不滿者另闢蹊徑的難度。這個路徑依賴的效果,不單會讓高質的理論得以徹底發展,就連本來平平無奇的理念,也可以幸運地在歷史洪流中生存下來。

Timur Kuran於其舊作Private Truths, Public Lies中提出,在群眾社會壓力下造成的「保守」效果,原來也適用於思想史之上。

思想史的樂趣之一,正是尋找這些被遺忘的歷史分岔口,為沒有機會開花結果的想法重燃希望,讓勒舒這類倒楣失意的人物再度發聲,在正統主流的寬大歷史路徑上,補上與眾不同的一筆。

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s://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