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1月25日

盧志威 鴻鵠財誌

科企憂新稅 樓市似鬆綁

理論上香港加快速度與內地通關,會是一個利好消息,雖然波折重重,有細節需要確定,但總算是進步,因為通關後是人一定多了,至少零售、金融都受惠,以前自由行來都是買日用品、奢侈品,還有是保險,因為餓了長時間的緣故,所以到時候會有報復性反彈,應該是非常利好。

但是港股的弱勢,不止是跑輸美股,連A股也及不上,情況十分嚴重,最主要原因是科技股大跌,阿里巴巴(09988)已挫至香港掛牌以來新低。有傳內地會對互聯網公司開徵數碼稅,其實公司交稅天經地義,正常是要交利得稅和增值稅,如果還要加多一項稅,往後的經營會愈來愈困難。

在眾多板塊裏面,內房似乎已經有放鬆的跡象,至少部分地方政府放寬限購令,政策出來之後也沒有「打回頭」,而且開始鼓勵國企併購,變相等於開始提供包底,假以時日問題會逐漸解決,這亦符合筆者的思考框架,會通過國企或市場力量解決,而樓價大規模下跌可能性不高,所以最危險的時間已經過去,未來會集中思考如何修復市場信心。

早前大家都在談論共同富裕,很多人以為會令樓價下跌,筆者估計這是錯的,因為對於開發商的極限施壓,只會破壞他們的現金流,但又不會令他們有平貨沽售,而且樓市下跌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所以最後只是一場財富大轉移,高槓桿的開發商受害,對於一般人而言,並不會有影響。

香港樓市亦相若,不會因此而大跌,所謂的共同富裕,在X年之前消滅劏房,最後會採取的策略,就是發展商一起捐地,繳交「贖罪券」,然後就繼續搵錢。現時香港的新盤,多數屬開放式或者一房,貪其呎價高,隨時達到2萬元以上,就可以一邊搵錢,一邊共同富裕,並無衝突。

正如中原老闆施永青早前接連發文,清楚表明立場,某程度可代表香港地產商的觀點,就是要自發盡社會責任,可能願意多捐一點錢;如果強行要共同富裕,影響手上的財富,最少會客客氣氣地,有反對意見提出。由於地產商掌握的資源比較多,這種直接的對立,至少短期之內不會出現,捐地建屋會當是交差,大家都有交代,所以不會影響樓價,增加政府的煩惱。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