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1月20日

紅猴 財智博立

持續收購企業 股東收益最大

一間企業除了自身成長及發展外,也可以藉着收購擴充規模及業務。不過,收購合併(M&A)這條路也不易走,歷史上亦有很多失敗的例子,最經典的包括2000年AOL收購時代華納,經過多年仍舊無法融合,2009年再次分拆經營,到2014年,AOL更被Verizon吞併。那些年還有盈科收購香港電訊,結果磨合多年才成為今天的樣子,但是對當年兩間公司的股東而言,卻仍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投資,而電訊盈科(00008)至今仍然背負着一個超高的負債比率。

回報多以倍數計

因為這些「經典」的例子實在太深入民心,不少投資者會把收購合併標籤為負面行為,不過若然M&A能用得其所,也可以為股東帶來巨大收益。事實上,全球有些多年來作出持續收購(Serial Acquisition)的公司,回報以很多倍計:加拿大上市公司Constellation Software(CSU)主力經營全球不同垂直行業的軟件,股價自2010年至今勁飆58倍,每年平均複式回報率21%;美國上市公司FirstService(FSV)主要經營物業管理及周邊服務,自2016年至今,股價狂升3.8倍,每年平均複式回報率30%;英國上市公司Halma(HLMA)主業包括安全、環境及醫療解決方案,股價自2010年至今漲幅達12.7倍,每年平均複式回報率13%。

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大家熟悉的巴郡(BRK.US),股價自1981年至今飆高1010倍,每年平均複式回報率19%。

這些公司並不會因為收購合併而變得負債纍纍,他們通常在本業做得不錯,並擁有競爭優勢,每年累積不少經營活動現金流入,但是本業缺乏自身成長的再投資機會,多出的現金當然可以用來清還銀行負債、回購股份,或直接派發股息給股東,但這些都是相對被動的方案,企業未來會因此欠缺成長動力,對股東而言並非一個最理想的方法。

為令企業能夠成長,優質持續收購企業(Serial Acquirer)的管理層致力在私人公司中發掘收購機會,目的是提升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因此內部會有一個團隊,專門負責發掘及篩選優質的收購機會,並在合理的估值下作出投資,這點和我們現在長期投資優質增長股的做法可謂一脈相承。另外,透過收購本業以外的公司,能逐步令業務變得更多元化,經營的地域也較廣泛。如果只規限在本業內作出持續收購,始終有一天須面對可接觸市場規模(TAM)的限制,後期收購的公司質素及ROIC會逐步變差,這並非理想情況。

須增強管理團隊

在本業以外持續作出收購當然也不是容易的事,管理層需要透過自身不斷學習,以及增加優秀的管理團隊,不斷擴闊公司的能力圈,以能更準確評核收購目標的投資價值。相信很多人會認為,收購回來的公司在經營上會逐步融合到作為收購者的企業中,不過持續收購的表表者Constellation Software旗下過百間子公司卻基本上是獨立運作,母公司只會把部分工作由中央統籌,並在有需要時支援各子公司的發展及運作,這間公司的獨特運作方式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

不過,對這類持續收購企業的最大問題是,當公司不斷壯大,每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的數額會隨之而增加,若然對收購目標仍有較高標準的要求,也會面對找不到足夠收購目標的情況;有些企業則未有及時增強中央的收購團隊和建立一套收購的最佳操作準則,令評核收購目標的進度未能與企業規模不斷壯大與時並進,若此瓶頸未能解決,企業整體的ROIC也會逐步下降,影響股東收益的增長。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作者簡志健(紅猴)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