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日
繼2019年及2020年本港連續6季錄得收縮後,2021年首三季香港經濟按年增7%,雖然第三季略有放緩,但全年仍有望實現6%以上的增長。
一、香港與全球主要經濟體同步復甦
作為典型的小規模開放經濟體,本港經濟始終反映着環球經濟復甦的動力轉換。2021年以來,受惠全球主要經濟體對內地商品出口的依賴,香港出口表現良好,提升了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同時,本地疫情受控、電子消費券效應,以及去年經濟增長低基數等因素,支持消費走強,令內需上升。
疫情受控 推動內需
從全球範圍看,2021年經濟增長的基礎,是由2020年低基數和寬鬆政策所刺激。今年前三季,美國經濟按年增5.7%,第三季回落至4.9%,按季年率為2%,反映疫情反覆及部分行業供應鏈緊張等因素左右,汽車生產和銷售、存貨變化,加上住宅投資等方面的放緩趨勢,將延續至第四季。10月供應管理協會製造業指數和全美住宅建築商協會房產市場指數回落,11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今年4月高位的88.3,回落至66.8,反映通脹及疫情持續衝擊消費信心。
在財政刺激和超寬鬆貨幣政策推動下,預期全年美國經濟增長達5.5%,略低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但仍是近年最佳水平。美國就業市場改善,10月新增非農職位提升53.1萬,失業率下滑0.2個百分點到4.6%,較疫情前高1.1個百分點,非農職位減少420萬份,勞工參與率及就業與人口比率分別低1.7和2.3個百分點,未重返疫前水平。
今年首三季,內地經濟平均增長9.8%,兩年累計平均5.2%。第三季起,受低基數效應減退、部分地區疫情爆發後收緊人員流動和經濟活動限制、能耗雙控限制用電,以及加強對多個行業監管約束等,內地商品出口、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零售銷售等均有所放緩。推算內地第四季出口受惠外部因素持續改善,工業生產及製造業投資亦有擴張;部分行業會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能耗雙控等不利衝擊;固定資產投資則取決於財政、貨幣和房地產政策調整,消費也取決於疫情和就業市場復甦,存在不確定性。在宏觀政策寬鬆、低基數及經濟重開支持下,估計2021年全年中國經濟增長約8%。
目前,本港進口增長高於出口,旅遊業持續冰封,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降低,部分原因是去年第三季香港經濟增長基數高於上半年,兩者差距達5.5個百分點。
二、香港就業市場明顯改善
自2021年3月起,本港就業情況快速改善,失業率急速回落,7月至9月平均失業率降至4.5%,較高位低2.7個百分點;建造、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運輸、倉庫、郵政和速遞服務,以及資訊和通訊業的失業率從高位下滑,分別處於6.8%、7.2%及4.8%。
就業市場表現直接反映疫情的拖累,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本港整體失業率升至7.2%,創2004年第一季以來新高,2019年年中僅為2.8%,短期增幅非常顯著。最近經濟活動逐漸恢復,部分失業人士再次加入勞動市場,2021年7月至9月的勞工參與率為59.3%,較疫情前2019年同期低1.2個百分點,勢邁向充分就業。
9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溫和提高1.4%。經濟持續復甦和進口價格上漲,加大了短期通脹壓力,但香港經濟在低於生產容量水平運行能有效控制通脹壓力,今年首9個月基本通脹率僅升0.4%。
三、香港經濟總量將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在未來一段時間,本港經濟面臨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其一,全球範圍的疫苗普及程度,以及病毒進一步變異的可能性,將決定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二,供應鏈受阻令物價升溫或較預期更長,將引發新的通脹預期,促使先進經濟體重新評估其貨幣政策走向,對發展中經濟體的資金流向等帶來影響,或掀起新一輪金融市場動盪;三,主要經濟體的寬鬆財政政策,產生高負債和巨額財政赤字,需要增加財政收入來源,部分低收入經濟體難以實現收支平衡;四,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重點關注中美關係及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措施。
首先,考慮上述因素,全球疫情難在短期內消失,在先進經濟體疫苗接種率較高的背景下,疫情反覆不致嚴重連累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常態化,相信也不會對低息和流動性充裕環境帶來顯著轉變,為全球及本港經濟帶來總體支持。近日IMF下調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0.1個百分點,至5.9%,2022年則不變,維持在4.9%,反映先進經濟體受制於供應遇阻,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持續被疫情困擾,且變種病毒爆發導致疫情遲遲未能解決,全球經濟和跨境流動難以在短期內回復正常。
其次,全球經濟宏觀政策風險加劇。由於美國經濟增長態勢良好,通脹壓力上升,聯儲局開啟縮表周期,每月減少150億美元購債規模。縮減購債意味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方向不變,而出現斜率變化,流動性將擴大。縮表完成後便進入聯邦基金利率加息周期。目前,美債短期收益率已對加息預期做出反應,長端收益率增加幅度較少,美債10年及2年期收益率差距收窄。
爭取通關 帶挈復甦
第三,特區政府正努力爭取與內地通關,盼為跨境旅遊業、零售業和整體經濟全面復甦注入新動力。此外,消費券將於第四季繼續分階段發放,為推動消費帶來支持。
特區政府預期,今年香港經濟增長將達6.4%,以此推算,第四季增長可能介乎4.7%至5.1%之間,經濟規模回到2019年水平。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國減碳政策 企業有望受惠 |
上一篇: | 多個主題滙合 「元宇宙」逐步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