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0月21日

盧志威 鴻鵠財誌

監管不「加辣」 利淡未消除

筆者認為,內地近期出現了幾個訊號,顯示監管策略有所放鬆。第一是傳聞馬雲來港,與商界人士見面打高爾夫球,在香港玩完一輪之後,還可以飛往歐洲,跟富豪朋友坐遊艇,既然他能夠出國,當中的意思值得斟酌,有可能是互聯網公司規管不會再「加辣」。

第二是反外國制裁法據報在香港擱置推行,本來這個是反制美國的舉動,但是因為金融機構不知道怎樣執行,所以最終未能落實。當然,真的要實施,一定會做到,反正經常單方面被制裁,中港作出反擊也很正常,沒理由「捱打唔還手」,不過金融機構到時不知道跟哪個方向,跟美國會犯香港法律,如果跟香港的法律一定會被美國制裁,為保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暫時不推也無可厚非。

房產稅沒時間表

第三是新鮮熱辣,就是不會大規模開徵房地產稅,上周本來談到「共同富裕」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但是似乎因為影響太大,可能會由原先30個城市的試點,縮減至10個城市左右,還有在進度上也要2025年,而十劃都未有一撇,跟反制裁法一樣可以說未有時間表。

幾個跡象加起來,有可能代表政策不會收緊,這已經可以說是利好消息,當然有些問題並非單靠政策轉向能解決,例如能源荒。

目前全世界都缺煤,解決方法一是放棄搞環保,全力將以往關閉的產能重新啟用,期望把缺煤問題通過供應解決。但是要掘煤,首先是高污染,如果很好用,一早已經繼續做;其次是時間,產能重啟並非一朝一夕之事,由找人到設備,能否立即生產是有疑問,所以這個問題筆者不感樂觀。

恒大遲早違約

此外,恒大(03333)以至其他內房債務,無論是賣香港總部,或是出售物管業務,似乎都未能成功,現在恒大違約是時間問題,基本上不會有解決方法,很明顯沒有交易對手會對恒大有信心,賣樓一定不用諗,對供應商亦不會找數。其實所有人只要沾到邊都會受害,時間拖得愈久,對債主都是折磨,如何處理比雷曼規模更大的破產事件,將是一個挑戰,亦未必是政策可解決,因為沒有人可以負擔得到天文數字的債務。

至於本來半導體都缺貨,美國年底又會開始再講貿易戰,為第一階段協議出成績表,到時候會否作新一輪制裁,實屬未知之數,最多都是跟預期差不多,加上聯儲局「收水」,都不是第一次面對,殺傷力可以預計得到。

不過,反正每件事都咁差,有少少改善已經足夠支持谷底反彈,隨着政策有逐步解凍的空間,市況可能真的會有好轉,短期來講因為反彈幅度太多,未必有短炒空間,但是中長線因為跌得深,有可能已經見底,具長期持有空間。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